1. 屏障体系已经建立,但仍未清晰:
1.1 猪场在选址时,就应考虑到一个天然的大环境屏障,周边应无其他饲养场及肉类加工厂,距闹区相距至少2公里以上。
1.2 对周边农户饲养猪只及时进行接种免疫,形成一个庞大的免疫隔离带,因为城池失火,往往殃及池鱼。
1.3 养殖场内部屏障不清晰,未产生应有的防疫作用,特别是生产区的办公区域与生活区划分不清晰,形成一个防疫隐患区域。
1.4 生产区员工实质上进出猪舍脚踩消毒桶的较少,消毒桶一般是给来检查工作的领导用的。
2. 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2.1 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任何消毒药浓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正常的浓度配比就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药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2 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责任性不强或其它原因,在对消毒液的配制过程中采取不称量、不使用固定容积的容器,往往凭感觉,这样配制出来的消毒液的浓度或高或低,使消毒药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浓度高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对猪只和操作人员的伤害。
2.3 消毒不到位、不彻底: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