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养猪最难处理也最不容易见到效果的环保问题,从2005年开始,在山东、福建等省兴起了发酵高床养猪(有的叫自然养猪法)的新技术,现在,很多省份特别是养猪业发达的地区,也都采用该方法养猪,不过大部分在试验、观察效果。很多从事研究的专家和菌种生产厂家认为垫料可以使用3年,也吸引了一部分规模化大型猪场进行试验研究。
发酵高床养猪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确实能解决环保问题,没有污水排出来,也减少了冲猪舍的水量,另外,猪舍的氨味及其他异味大幅度减少,猪只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猪只发病数量明显减少本场做了4个猪栏,垫料厚80cm,谷壳和锯末各半,从2008年9月份开始试验,每个栏36 m2(包括6X1m2的喂料平台),放25~30头猪/栏,现在第2批试验猪已准备出栏。在试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同行探讨一下。
1 、原料问题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垫料只要能用1年时间,不要说3年,只要成本适当,很多猪场都会使用。但是,垫料的量是一个问题。每平方米的垫料(80cm厚),需要谷壳和锯末各4包(30~35kg重)左右,因此,原料的需求量非常大。锯末中,根据专家介绍,桉树的锯末由于不利于菌种的生存而不能使用,只能用其他树木的。如果大范围推广该技术,原料(除了谷壳和锯末)的筛选工作比较重要,因为要有足够的量,而谷壳和锯末的量毕竟有限。
我国很多地区要么小麦产量大,要么大米产量大,或者玉米生产量大,而这些作物的秸秆作为农副产品多作为肥料或家畜的饲料使用,价值发挥不充分。如果能粉碎后作为重要的一种垫料成分,应该能解决这一问题。即使这些原料降解的速度与锯末比比较快,但如果能用一年时间,不断进行补充,也会节约相当可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