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母猪的生产率和栏舍的利用率,大多数工厂化养猪场都采用3-4周龄断奶,从2001年开始,我场采用了3周龄早期断奶。但在开始实施早期断奶时,却碰到断奶仔猪消化不良,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病增多、腹泻等不良反应,最终表现为生长抑制。如何缓解和解决仔猪生长抑制,是提高我场生产技术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2002年10月开始,我们针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抑制的难题进行探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场几年来采用的措施总结如下:
一、减少断奶应激反应
要解决仔猪早期断奶生长抑制,必须解决营养应激、生理和环境应激等问题。
1.早期诱食
在仔猪出生7天后用高质量的教槽料进行诱食,使仔猪胃肠系统能提早适应固体饲料。
2.母猪断奶前减料
哺乳母猪在断奶前1周开始减料,饲喂量降为原来的70-80%,断奶前3天饲喂量减少50%,断奶前1天只供给三分之一的饲喂量,断奶当天停止喂料,只供给清洁饮水,尽快把母猪泌乳量降下来,促使仔猪多吃饲料,以减少仔猪心理应激的影响,并防止断奶母猪乳房炎的发生,使母猪平安渡过断奶心理和生理不稳定期,及早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
3.断奶仔猪原栏饲养
断奶时把母猪赶回配种舍,仔猪仍留在原栏饲养,并喂给原来同样的教槽饲料,1周后再转到保育舍,使其离开母猪的环境条件暂不改变,以减少仔猪环境应激的影响。
4.断奶仔猪分餐饲养
断奶后第1周控制饲喂量,改自由采食为分餐饲喂,3天后逐渐增加饲喂量,1周后再过渡到自由采食,要防止仔猪断奶后采食过多的饲料,造成消化不良性胃肠炎,并供给清洁的饮水。
5.保育舍应保持干燥、清洁。
寒冷常常是引起仔猪腹泻和呼吸道病的诱因,断奶后2周内仔猪环境温度应为28-30度,保育舍温度应控制在20-23度,最少不低于16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