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
六、化学拮抗物
化学消毒剂均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其活性必然受到性质相反物质的影响。如氧化性消毒剂可被环境中还原性物质破坏,阴离子消毒剂亦受阳离子物质的影响;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作用会被肥皂或阴离子的洗涤剂所中和;酸性或碱性的消毒剂会被碱性或酸性的物质所中和,减弱其消毒作用。另外,环境中蛋白质、油脂类物质都能消耗和破坏化学消毒剂。
七、消毒剂的种类与消毒对象的选择
针对要杀灭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消毒工作成败的关键。要杀灭细菌的芽胞、真菌的孢子或结核杆菌、肝炎病毒则必须选择高效的化学消毒剂或能达到灭菌的物理消毒方法,才能取得可靠的消毒效果。
八、微生物种类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针对要杀灭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类型是有效消毒的保证。总体来说,细菌芽胞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最强、敏感性最差;而细菌的繁殖体,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体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最高。
九、有机物质
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往往能抑制或减弱消毒剂的杀菌能力,特别是化学消毒剂的杀菌能力。这是因为,一方面有机物包围在微生物周围,对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阻碍消毒剂的穿透;另一方面在化学消毒剂中,有机物本身也能通过化学反应消耗一部分化学消毒剂。各种消毒剂受有机物的影响不尽相同,如在有机物存在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显著下降;季铵盐类、双胍类和过氧化合物类的消毒作用受有机物的影响也很明显;但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消毒荆受有机物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有机物存在,消毒剂量则应加大。
十、穿透作用
物品被消毒时,杀菌因子必须直接作用到微生物本身才能起杀菌作用。不同消毒因子穿透力不同。例如,干热消毒比湿热穿透力差;甲醛蒸汽消毒比环氧乙烷穿透力差;紫外线消毒只能作用于物体表面和浅层液体中的微生物,一张白纸即可使其杀菌力降低95%l以上。消毒中所需要的穿透时间,往往要比杀灭微生物所需的时间长得多。最长的可达十几至数十小时。消毒时,除了要保证有足够的穿透时间外,还需要为消毒作用的穿透创造条件。
十一、表面张力
消毒液表面张力的降低,有利于药物接触微生物而促进杀灭作用,为增进消毒效果,一方面可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配制消毒液,另一方面可在消毒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在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应注意选择,防止与消毒剂本身产生拮杭作用。此外,温度提高也具有降低药液表面张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