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多头生猪已出栏,仍未搬迁的养猪户正在另找地方安置,整治工作预计月底完成商投资区百崎湖被定位为泉州“城市之眼”。今年11月,亚洲艺术节主场地之一就设在百崎湖畔;然而,百崎湖边存在不少养猪场,粪水未经处理直排湖里,“城市之眼”被污染。这种污染现象引起泉州晚报、东南早报和泉州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6月2日-5日早报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对此,省、市领导就相关报道分别做出批示和指示,台商投资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立即进行研究、部署,组织开展限期整治工作,要求在养生猪全部出栏,沿百崎湖所有养猪场全面关闭。
昨日记者重访现场,发现多数养猪场已经“猪去棚空”。据悉,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对清离的养猪户实行分阶段补助,目前已经有1万多头生猪出栏,整治工作预计本月底完成,届时沿百崎湖所有养猪场将腾空,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将加强监管,禁止在腾空的养猪场从事有污染的养殖。
【现场】
百崎湖畔养猪场
多数猪棚已清空
昨日早上11时许,记者来到此前曾报道过的位于百崎湖北面的养猪场。与一个多月前不同,如今养猪场显得格外安静,听不到猪叫狗吠声。记者走近一看,养猪场多数生猪已经出栏,不少猪棚已经清空。
最靠近百崎湖岸边的养猪场边,一池猪粪水在烈日下散发着阵阵恶臭。相比一个多月前,囤积在养猪场周边水渠和水池的废水及猪粪水明显减少,但一靠近依然令人作呕。记者看到,一些已经清空的猪棚内外还有猪饲料、猪粪便和各种垃圾没有得到处理。
【养猪户】
猪还小不忍出售
正在找地方安置
在猪棚外一条小路上,记者碰见几个尚未搬走的养猪户,据介绍,他们将生猪低价处理,已经把猪棚清空了。“以前一斤卖八九块,现在一斤六七块钱就卖了,一头猪就亏了一两百块。”他们之所以没有从养猪场搬走,是在等待养猪场老板退还他们的租金。据了解,他们一共交了两年的租金,养猪场老板得退还一年的租金。“挣一点钱也不容易,几万块对我们来说是很多。”
记者发现,一排猪棚里还有不少生猪,一女士正忙里忙外。“猪还小,不忍出售,我们已经找好新的地方安置,新猪棚还没弄好,过两天就搬。”据悉,这是来自湖南的何家,他们养了60多头生猪。今年是何家在此从事生猪养殖的第六年,他们的两个小孩都在当地上学,搬离养猪场,小孩也面临转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