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农村养猪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养猪大多仍沿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养殖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制约农村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6 个方面:
( 1 )品种太差 许多农户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猪,这样容易增加饲料消耗,影响养猪效益。养一头土杂猪比养一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少收入 100 多元。
( 2 )饲料单一 饲料配方不合理或原料不齐,缺少必要的蛋白质饲料或其它营养成分,造成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提高。用混合料喂猪料肉比为 2.8 : 1 或是 3 : 1 ,而用单一的玉米、稻谷或某些廉价饲料喂猪,每增重 1 ㎏耗料 6 ~ 7 ㎏。
( 3 )喂养不当 许多农户养猪在投料的时间、次数、数量以及饲料的搭配和投料顺序等方面是不科学的。在喂养的时间上早一餐,迟一餐;在饲喂次数上一日多,一日少;在饲喂数量上饥一餐,饱一餐;在投料顺序上不是先粗后精,先稀后稠。这些敝端都会使猪的消化紊乱,影响饲料的吸收利用和猪的生长发育。
( 4 )猪舍简陋 栏舍是猪生长的必须场所。许多农户利用四边(厨房边、厕所边、坑边、屋檐边)建栏养猪,其布局朝向极不合理,栏舍的结构也不科学。有的猪舍阴暗潮湿,采光通风条件差,冬冷夏热。有的猪舍地面长期积水积尿,猪关在栏中等于坐水牢,臭气熏天,生猪不能健康成长。
( 5 )不重防疫 养猪者抱着侥幸心理,不愿在预防上花钱,甚至连几大传染病也不愿接种疫苗。虽然有些农户对一些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大的传染病重视,但对一些死亡率较低、临床症状较轻微的疾病往往有所忽视。殊不知一些慢性病虽不引起死亡,但大大影响猪对饲料的吸收利用,抑制其生长发育。
( 6 )忽视驱虫 生猪经常接触地面,加上喂用青料、生料,极易感染蛔虫等寄生虫病。尤其是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会引起蛔虫性肺炎、肠炎、肠道阻塞、胆道蛔虫等疾病,轻则使猪发育不良、生长受阻或形成僵猪,其增重率比正常猪低 30% ,重者会引起死亡。
2 主要对策
2.1 猪场建设
( 1 )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利于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猪场周围 3km 无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大型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距离交通干线、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 1km 以上。场地选择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的下风或侧风向处。
( 2 )猪场总占地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不超过 2.5 ~ 4.0 ㎡计算。栏舍内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无公害畜禽生产要求。
( 3 )场区要求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有绿化隔离带。
( 4 )推荐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模式。
2.2 引种
( 1 )种猪应从具有种猪生产经营资质的种猪场引进,具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和《种畜禽合格证》。引进的种猪应隔离观察 15 ~ 30 天,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使用。
( 2 )仔猪应来自于生产性能好、健康无病的种猪群所产的健康仔猪。
( 3 )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或仔猪。
2.3 疫病防治
( 1 )搞好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兽医防疫应按照《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和《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准则》的要求进行,兽药、疫苗须来源明确,质量可靠。
( 2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使用的疫苗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
( 3 )推荐使用国家兽药典收载的兽用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
( 4 )兽药使用应在临床兽医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兽药的用法、用量和停药期。
( 5 )禁止使用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中枢兴奋药、化学保定药及骨骼肌松弛药。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被淘汰的兽药。
2.4 重视营养与免疫
营养与疾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动物的营养状况影响着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机体的健康状况又影响着动物的营养需要模式。“营养免疫学”的诞生与发展为解决动物生产中的疾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外关于猪的营养与免疫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营养素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 二是免疫状况对猪营养代谢和营养需要量的影响 。
2.4.1 营养素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对猪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 1 )蛋白质 在临床和试验方面,有关蛋白质营养与免疫的研究很广泛,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蛋白质缺乏将会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和淋巴器官发育;降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活性。
( 2 ) 氨基酸 氨基酸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等几种必需氨基酸和谷氨酰胺。
( 3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ω -3PUFA 降低了动物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 IL-1 、 IL-6 、 TNF )的产生,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ω -3PUFA 对心血管疾病、自动免疫疾病或炎症的缓解作用。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免疫反应失控,从而产生过多的炎性细胞因子,对机体造成损伤。ω -3 和ω -6PUFA 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4 )维生素 所有维生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免疫过程,研究较深入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 A 和β - 胡萝卜素;维生素 E ;维生素 D ;维生素 C 。
( 5 )微量元素 研究比较深入的是锌、硒,其次是铜、铁、锰等。这五种元素的共同特点是起着生物抗氧化的作用。
2.4.2 免疫状况对猪营养代谢、生产性能和营养需要的影响
免疫系统受外来抗原刺激后,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引起动物一系列行为上和代谢上的改变,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和营养需要量。
( 1 )免疫系统激活导致动物机体代谢发生变化。免疫系统激活会使相应抗体水平升高,淋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等,从而有效地抵御外来抗原对动物机体地损害。然而免疫系统的激活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引起动物一系列行为上和代谢上的改变。行为的改变的典型症状是动物发烧、厌食,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下降,饲料转化率变差,动物处于一种亚临床状态,此所谓“免疫应激”。代谢上的改变是机体将本用于生长和骨骼肌沉积的营养物质转向于高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以抵御疾病。
( 2 )免疫系统激活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某一特定基因型的猪其生长速度和体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其健康水平。降低猪免疫系统激活可提高猪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效率,此外,还可改变猪的胴体组成,使猪沉积更多的肌肉或体蛋白,尽可能少地沉积脂肪组织。
2.5 保持盛夏不掉膘
夏季天气酷热,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因此,肉猪为了抗热,极易掉膘,生长滞慢,甚至中暑死亡。所以,盛夏养猪须加强防暑降温,确保生猪安全越夏,提高养猪效益。
( 1 )搭棚遮荫。农村养猪大都是开放式猪舍,应在高温到来之前,在舍前搭一临时凉棚遮荫,防止阳光直射。也可在舍内搭棚,或栽种葡萄、番瓜等藤蔓类植物,让其藤蔓爬满凉棚遮荫。
( 2 )整日粮结构。盛夏时期,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应相对减少,可增加青绿饲料。平时能量饲料为日粮的 50 ~ 70% ,夏季为 40 ~ 50% ;青绿饲料由 0.5 ~ 1kg 增加到 1 ~ 1.5kg 。所喂饲料均应新鲜卫生无霉变。
( 3 )实行夜间喂猪。饲喂时间可在晚上 7 点、 11 点、凌晨 4 点进行,每晚饲喂 3 次,白天可在上午 10 点和下午 2 点各喂一次 0.5% 的食盐水和青绿多汁饲料,只要饲喂合理,满足需要, 50kg 左右的猪,日增重同样可达 0.5 ~ 0.75kg 。
( 4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是各种营养物质最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体内废物的排除也是通过水来运转的,猪体水占重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夏季猪日饮水量是自身的 23.8% ,可饮 0.5% 的盐水,以调节体温。
( 5 )降低舍内温度。可用清凉水冲洗圈内地面墙壁降温,有自来水条件的接水管,每天冲洗几次,没有自来水的用盆盛水冲地,以降低舍温。
( 6 )用水冲猪体降温。可用喷雾或淋浴冲洗猪体,每天 2 ~ 4 次,帮助猪体散热。但应注意,初出井的水,温度较低,可在日光下晒一会儿再冲洗猪体,既可散热降温,又可使猪体清洁卫生。用水冲洗猪体时,应安排在饲喂前,喂后 30 分钟内不能洗,更不能用水突然冲猪头部,以防猪头部血管强烈收缩而休克。
( 7 )洗澡降温。可在猪舍一角挖一浅池,倒入清水,使猪随时可到池内浸泡,促使体热散发。若圈内小而无条件挖池的,可在附近挖池,下午隔一段时间,把猪放出来,让猪自由翻身浸泡 10 ~ 20 分钟。
( 8 )搞好猪体、猪舍卫生。猪舍应打开所有通风孔,使猪体凉爽舒服。舍内可铺垫卫生砂粒 3 ~ 5 ㎝厚,通过猪体与砂料的接触而散热。每天用 20% 的石灰乳喷洒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用 3% 石碳酸溶液消毒所有的饲具。
2.6 做好出栏前的育肥
许多农户不太注意猪出栏前的饲养管理 , 通常越是接近出栏 , 饲养得越不精心。如果在猪出栏前 10 天加强管理 , 快速育肥 , 能使已长到 80 ~ 90 ㎏重的猪每天增重 1.5 ㎏ , 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其做法如下:
2.6.1 用药物对猪进行驱虫和健胃
出栏前的第 10 天用敌百虫按猪每 10 ㎏体重 1 片半的剂量给猪驱虫 , 可以将药拌在饲料中一次喂完。隔 1 天用大黄苏打片按每头猪 8 ~ 10 片或纯碱按每头猪 25 ~ 35g 一次或数次喂完 , 以起到清洗猪肠胃的作用;再隔 1 天将 6 ~ 9 片小苏打研成面一次喂下。在喂药的同时 , 每隔 1 天将韭菜 0.5 ㎏、白酒 150ml 或酒精 1 ㎏拌在饲料中让猪吃下 , 以起到健胃促生长的作用。因韭菜中含有挥发性物质 , 能促使猪加快新陈代谢 , 是猪理想的天然健胃剂;白酒能增进食欲 , 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使猪少运动、多睡眠的作用。
2.6.2 饲喂发酵饲料
在猪出栏前进行快速育肥的 10 天中,应尽可能地使用经发酵处理过的饲料。下面的配方可供参考:麦糠 2.5kg 、米糠 2.5kg 、豆粉 0.5kg 、玉米面 0.5kg 、青饲料 5kg 、骨粉 0.25kg, 同时将适量大米、红糖、食油、花生饼等加水拌匀 , 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 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其包好压紧 , 自然发酵 , 待饲料发出酒香味即可用来喂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