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法技术特点及工作方法
一、“生态养猪法”的技术特点
“生态养猪法”是以因地制宜的猪舍和有利于活性土著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发酵床为核心技术,以免去粪便清除和污水处理,解决冬季自动取暖、提高饲养效率和产出优质猪肉为主要结果的综合养猪技术。
“生态养猪法”的技术要点是:圈舍由传统的混凝土或水泥地面改为垫料地面,垫料主要用锯末和稻谷皮再加上采集和培养的土著微生物按特定比例组成。垫料厚度一般在80cm左右,垫料中的有益菌能及时分解排泄出来的粪便,因此,猪舍不需要清除粪便,也无臭味,无蛆少蝇,而且发酵的圈底在冬季温度升高,一般保持在23℃左右,解决了冬季保暖,有利于猪的成长发育。
二、“生态养猪法”的工作方法
1、圈舍要求。一般要求猪舍坐南朝北,全开放卷帘式或封闭式猪舍,采用砖瓦式、水泥板或轻钢结构屋顶;猪舍屋檐高度在3-3.5m,跨度不少于10m;栋与栋前后左右种植不少于两行的绿化林木;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离地1.0m以下水泥抹面;饲养密度每头1.2-1.5m2;每栏放置一个自动料槽,安装2-4个饮水器。
2、建垫料床。用水泥砌深度在80cm左右的水泥池,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一般采用地上式。
3、垫料准备。垫料里主要是木屑、谷壳等,占到90%,因为它很松软,可以吸收水分,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盐。土要求是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因为这里面微生物比较多;盐,要用粗盐,有利于木屑、谷壳的分解。
4、上床发酵。把菌种和垫料拌匀后上床,垫料厚度在80cm,发酵4到5天,就可以进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