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适度规模养猪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常将年出栏商品猪50~300头的养猪规模视为适度规模养猪,这一规模目前在我国农村养猪户中占有相当比例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也较适合家庭饲养。在实际生产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不注意猪种质量
由于饲养规模还相对较小,许多适度规模养猪户为了省钱,在选择和购买仔猪时,往往以价格作为第一取舍要素,而对种系品质(尤其在是选择二元猪或选择三元猪的问题上没有正确的概念)、健康状况以及免疫情况等却不作了解,这就造成在饲养过程中猪的生长发育缓慢,抵抗能力差、疾病多,或繁殖能力低下,严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和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2、盲目使用饲料和添加剂
由于多以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为先决,部分养殖户往往不按猪的生长需求规律饲养,当地有什么喂什么,不能满足猪的全面、均衡的营养,导致猪出现偏食和营养不良,甚至出现“僵猪”,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为追求生产效果,盲目使用添加剂,造成成品肉质低劣。
3、卫生、环保条件差
受到资金及传统观念的束缚,适度规模养猪户在猪舍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一般较少,常出现猪舍面积小、结构简陋甚至不合理等问题,猪舍内卫生条件差、温度不适、空气流通不好,这不但不利于猪只的正常发育生长,同时为疾病的爆发和传播留下隐患;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造成养殖污水和排泄物严重影响环境水源和土壤;猪场与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共处一处还造成许多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4、不重视免、防疫,成品质量差
出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国策,目前国家已将部分疫病的强制免疫变为自愿免疫,从节约资金考虑,许多适度规模养殖户不愿意或减少免疫投资,使的近年来部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有上升和扩大趋势。而一但出现疾病,为减少损失,又往往不按规定用药,盲目或加大用药剂量,甚或滥用抗生素,这使得成品药残高、品质低下,不仅没有保证养殖者的经济利益,同时危害消费者健康。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目前我国农村适度规模养猪的养殖效益还处于较低水平,成品品质差使其在市场的竞争力弱,而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更是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为此,在适度规模养猪中探索和发展高效、生态、安全、环保的生态养猪方式已成为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