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一是落实好防控责任制。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到位、疫情报告不及时等造成疫情传入和疫情扩散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落实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调整、充实、更换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成员和应急预备队,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做好各类疫苗和应急物资的保障供应,及时对应急物资进行更新补充,切实做好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各项准备,确保应急系统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落实好队伍建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村级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考核奖惩和落实责任,调动村级防疫员的积极性。适时对那些年龄大、专业技术差、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职的村级防疫员进行调整,切实把那些懂业务、会技术、有学历的人员充实到防疫队伍中来。
四是落实好强制免疫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组织安排好人力、财力和物力,确保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按照要求,对已免家畜100%的佩戴耳标。建立完善的免疫档案,详细记载免疫时间、疫苗厂家、免疫剂量等,以便实现可追溯管理。落实 补防日制度,做到免疫注射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做到四种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
五是落实好消毒灭源工作。严格执行定期消毒制度,所有的养殖场、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以及各类运输车辆等重点场(所)严格按程序消毒,增加消毒次数,做到不留死角,有效地扑灭各种疫源,控制疫病的发生。
六是落实好疫情报告工作。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按要求上报免疫进度,做到一日一报;对群众举报的疫情线索,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认真核查。
七是落实好疫情监测工作。加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力度,按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每个乡镇(办事处)设立3-5个流行病学调查点,做到一月一上报,切实提高对动物疾病的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各级疫情测报网络、动物诊疗单位和村级防疫员的作用,建立疫情巡查制度,不断完善疫情监测手段,对畜禽饲养集中地区、大型饲养场、候鸟栖息地等地区强化疫情监测工作,增加监测人员力量,建立每天一次的巡查制度。
八是落实好督导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法》的宣传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构建完善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体系。成立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深入各乡镇(办事处),加大对秋季防疫督查的力度,重点督查集中免疫行动中的组织保障工作、免疫进度、免疫密度、疫情监测和报告,对免疫薄弱环节和秋季防疫工作中缓作为、不作为的乡镇(办事处)要进行重点督查,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