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关于改善猪肉质的介绍

来源: 未知   2013-04-09 17:10:18   查看:  次

中国养猪网讯:

  近十年来,猪肉质性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对这个性状的改良是支撑猪肉消费的基本要素和满足消费者对猪肉风味、食品健康和营养需求的重要保障。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意识的提高和基因组学的发展,猪育种公司不得不更加注重肉的品质,把肉质作为育种选择程序的关键部分并与DNA标记结合起来。
 

  Cameron[1]指出,肉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此很难用单一方式对其进行测定。肉质性状的复杂特征对于生产商、消费者和加工过程都是相当重要的,通常度量肉质特性的指标主要包括背膘厚、肌内脂肪、大理石纹、眼肌面积、系水力、pH、糖酵解潜力、肉色、嫩度、多汁性和风味。
 

  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包括肌肉特性(肌纤维直径和类型、脂肪和结缔组织)、肉产量和环境条件(生长速率、营养、年龄、屠宰前条件和屠宰体重),还有遗传因素(品种和基因型)对猪的胴体组成和质量起重要作用。
 

  通过传统育种方法进行肉质性状改良还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但受到一些限制,如测定肉质性状只能在屠宰后而且比较困难。此外,对某个影响肉质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全面认识,因而限制了育种进展。分子育种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为改善肉质提供另一条途径,同样也从DNA水平上直接提供了分析数量遗传变异的方法,使单个基因对数量性状影响的检测成为可能。
 

  肉质性状受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区域的许多未知基因控制,其中的一些单个基因就可能会对特定的性状具有较大的效应。因此通常对家畜基因组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定位和定性QTL位点[3-4]。目前已经开展了许多对应的工作,但是对肉质相关基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还比较有限。总的来说,对于肉质遗传基础的认识还很贫乏。目前,遗传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鉴定肉质的分子因素或生物组成,这将有利于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并提供利用遗传和分子方法“人造肉”的机会。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