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为什么写此手册?
纵观东北养猪现现状是养猪场越来越多、三洋种猪越来越多、疫苗越来越多、混合感染的猪病越来越多、新的兽药越来越多、先进的养猪设备养越来越多、新的养猪模式越来越多,而相反是养活的猪越来越少。国内母猪年提供肥猪12-15头,而国外提供在21头以上。较低的成活率决定了养猪业主在生猪市场处于高价位时不能赚取到足够的利润,而当生猪价格处于低谷时就很难与市场风浪相抗衡了,往往损失惨重甚至被淘汰出局。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风险的加大,原有致病微生物在与抗生素和病毒药博弈中不断地耐药和发生变异,再外来生物入侵,这些都加剧了养猪的风险,尤其近几年来疫情蔓延、疾病连绵,养猪人可谓防不胜防……!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尤其回忆自2007年以来目睹“高致病蓝耳病”给养猪业造成的危害,萌生编写手册供同行参考参考的念头,也算为养猪业做点贡献!
一、影响养猪业的因素
1、猪种
猪种的选择是整个养猪生产的命脉。只有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猪场投资能力、适应市场需求、无规定传染病的种猪,之后坚持自繁自养,多点隔离,猪场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外购仔猪育肥形式的中小养猪场(或饲养大户存)在较大的风险,选择如下八种类型的仔猪育肥可能会失败:
1)有结膜炎(疵模糊)的仔猪,该症状怀疑有猪瘟临床感染;
2) 腹下有出血点的仔猪,怀疑伪狂犬与附红体混感
3) 眼下有半月形泪痕的仔猪,有萎缩性鼻炎;
4)腹泻或肛门呈红色外翻的仔猪;
5)体温超过40度的仔猪;
6)后退关节肿大的仔猪;
7)100公里以外的仔猪;
8)耳朵边打卷的仔猪。
2、环境
猪场选址时最好选能够兼顾天然防疫屏障,水源充足,下水顺畅,交通运输便利,同时拥有一定饲料地的地点。其中的水源水质尤为重要。
3、营养
饲料营养对于猪只来说,首先是保证猪只健康生长,其次是追求合理的饲料投入产出比。对于仔猪饲料营养应注意两个问题:
1) 饲料不是药而小猪拉稀是疾病,引起小猪拉稀的原因主要有病毒、细菌、不洁饮水、球虫、应激、腹部受凉等因素,饲料豆粕中尿酶只要经过处理,一般不会成为腹泻的主要原因。好比人天天吃大米白面,哪个肠道病患者不去医院都去粮店了?相反由于养猪人过分要求,逼迫饲料厂大量添加抗生素来控制腹泻,其结果是的把小猪养成了病猪—肝肾中毒。与人相比谁家怕小孩拉肚子而天天给小孩吃药哪?
2 )养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省钱,最省钱的办法是不养猪。一斤饲料贵多少还是便宜多少都是表面现象,关键的是应该计算养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到底需要多少钱的饲料成本为最合理。
4、管理
猪场管理分对人的管理、对猪的管理、对工作细节管理执行三个方面。
1)对人的管理
目前国内猪场最缺乏的是技术人才,而且很难留住人才。有人员对于猪场工作非常幽默的概括了三条:猪场是一座文明监狱(指封闭);兽医治活的猪谁都看不到,死的谁都看到了;猪场内懂技术的人拍不了板,拍得了板的人不懂技术!
如何引进和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如何激励人才,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是猪场老板们最应思考的问题。
2)、对猪的管理
所有的管理方案都必须以生物安全防范体系为中心。
a坚持全进全出制度。
b进猪前圈舍彻底清洗消毒,并空置10天。
c猪只转群前投抗应激药物(如拜耳公司的拜康宁)。转群后针对潜伏疾病投药预防,呼吸道疾病投药必须在10天以上,时间短支原体等常在菌不能全部被杀灭。同时配合带猪消毒。
d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做好免疫工作。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种猪兰耳病,日本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是必须做的。其它疫苗建议结合本厂实际并进行抗体检测后决定是否免疫。
e制定合理的防疫制度。大门口设消毒池,淋浴。各舍门口设脚踏消毒池和洗手消毒盆。防疫制度的关键是执行力。
f场内下风处设病猪专用圈舍。
g病死猪只必须用焚化炉焚化。病死猪的流通是目前猪病流行泛滥的根源。
h根据不同猪种,在不同的温度、环境和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营养标准和管理方案。
3)对具体工作细节的管理
任何一家猪场,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饲料、兽药采购,供水供热,引种卖猪,消毒防疫,转群保健等等琐事不胜枚举。要做好一家猪场猪群管理,先要对本猪场一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之后制定月工作计划,每周工作计划,详细到每一天的那个时间段,由哪个人具体负责,明确去做什么、为什么要作、怎么做,然后是坚定不移的执行。执行力是非常微妙的,他将决定计划的成败。几乎所有的计划和创意都是对的,以失败告终往往是执行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