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近年来,由于玉米深加工消费量逐年上升,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加剧,有关玉米深加工产业的限制措施不断出台。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粮生化)17日公告称,今年该公司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的财政补贴将大幅下降。
补助标准缩减大半
中粮生化控股股东为央企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持有该公司20.74%的股份,最主要的业务是燃料乙醇类产品生产。
根据中粮生化17日发布的公告,按照国家财政部的规定,该公司2012年度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较2011年燃料乙醇平均补助标准1276元/吨下调了776元/吨。
中华粮网玉米分析师张智先表示,这是国家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调控的进一步政策延续。去年国家已经决定逐步取消乙醇生产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
去年11月17日,中粮生化发布公告称,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变性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税收政策的通知》,从2011年10月1日起,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用于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将逐步取消增值税退税政策,同时逐步恢复征收消费税。至2015年1月1日起,增值税退税政策则完全取消,并征收5%的消费税。
玉米供需扭转:中国渐成进口国
张智先表示,国家连续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调控与当前国内玉米价格、供求发生变化有直接关联。
据介绍,自去年年底开始,国内玉米价格经过短暂回调后再次上涨。4月16日,产区大连港(601880,股吧)三等玉米的平仓价超过2460元/吨,而去年同期的价格则为2175元/吨;销区广东港的价格则为2530元/吨,也比去年同期上涨约300元/吨。
国内玉米供求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国内玉米市场以供大于求为主,是世界上的主要玉米出口国。但是从2009年起,由于国内玉米减产,加上国内需求持续上升,中国从玉米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当年首次从国外批量进口超过100万吨玉米,此后每年都出现玉米进口。据悉,今年1-2月份,国内进口玉米到港量已经超过70万吨。
2011年玉米产量虽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845亿吨,但是由于部分产区玉米品质下降过多,不宜用做饲料,导致玉米价格再次上涨。张智先介绍说,“除了国内对于肉蛋奶需求的增加带动玉米饲料的需求外,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也是玉米消费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家2007年的规划,作为深加工的玉米消费量应控制在玉米总量的26%以内,但是近年来这一比例一直在增加,目前已经超过30%,如果国家不加限制,这一比例会更高。”张智先表示,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与民争粮的危险”。
油价上涨助推乙醇盈利
不过,张智先认为,虽然政策利空,但是对于经过国家批准的乙醇生产企业,其生产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些企业都是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乙醇也被定点使用。”
中粮生化2011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74亿元,同比增长24.03%;实现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9.95%。
招商证券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补贴下降短期虽有阵痛,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如果总是依赖于政府补贴不会有太大的前途,补贴下降可以迫使企业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此外,随着汽油价格的上涨,乙醇的盈利能力也较以往改善很多。
至于玉米的未来走势,张智先认为,要视下游需求而定,“目前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很大,很难接受太高的价格,消费需求被抑制,随着天气转暖,农户卖粮积极性提高,玉米价格短期有望持稳。”
国家加强玉米工业消费调控(期货日报)
记者昨日从中粮生化公司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调整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贴政策。调整后,2012年度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750元/吨。
据了解,按照财政部的新政策,中粮生化公司2012年度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较2011年的平均补助标准1276元/吨下调了776元/吨。
“大幅下调变性燃料乙醇的财政补助,反映了高层对粮食安全的担心。因此,未来国家对粮食燃料的政策还会继续收紧。”中华粮网信息研发总监张智先说,去年国家曾下发《关于调整变性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税收政策的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对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用于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全部取消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并全部恢复征收5%的消费税。此次大幅度降低对燃料乙醇的财政补助,是国家对玉米深加工调控政策的延续,继续体现了国家限制玉米深加工消费的意图,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深加工玉米消费增幅将会出现下降。
年初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在3—4月份传统的消费淡季,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仅在3月份,东北产区玉米收购价就上涨了100—120元/吨。和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相比,玉米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较为明显。玉米市场供应偏紧、需求扩张的表现,引起了有关部门与机构的关注。
据了解,针对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其他粮油品种价格的回升,前一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已多次召开会议,分析讨论国内粮油市场的发展态势,出台和调整了多项相关粮油市场调控政策。近几年,随着国内玉米生产、供应、流通以及需求方面发生的改变,国家一直很重视对玉米市场的调控,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抑制了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不合理扩张,对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行业人士认为,后期国家将会继续对玉米上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调控,其中,对玉米工业消费的调控会进一步加强。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逐年增加,今年,东北地区农民种植玉米的意向更强,很多大豆田改种了玉米,加之近两年进口玉米数量增长较快,国内玉米供应较为充足。不过,与供应的增长相比,玉米市场的需求增长更快。河南濮阳国家粮食储备库业务经理常爱国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近几年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过猛,同时国内养殖业、饲料业也在扩张。
“支持玉米价格走高的因素有很多,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玉米供需格局已由过去的相对均衡转变为供不应求,且供需缺口正在逐步扩大。即便是未来数年我国玉米生产均能获得丰收,也无法弥补每年饲料生产、深加工等的快速增长所造成的玉米需求缺口。而受生产成本抬高与农民惜售常态化等因素的支持,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国家的调控政策可以减缓国内玉米深加工业需求的增幅,但无法改变需求长期增长的趋势。”张智先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