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东莞市曾出政令至2009年起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引起业界轩然大波。然而在2012年5月份,东莞市农业局、国土局、环保局联合下发《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今年底前东莞将研究划定生猪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不禁有人就有疑问出台生猪生产规划后,东莞能去哪里养猪?
猪场不得位于石马河流域及纳入大市区规划发展以及列入“省中心镇”镇街,且远离水源地、敏感区和中心区。养猪或禁养,这些争论也终于有了结果:即东莞要养猪,但不鼓励养猪业发展,今后几年,东莞每年的生猪出栏数量15万头,这也是省里给东莞下达的任务。
据悉,东莞年生猪需求量在300万头左右,这就意味着,《规划》提出的本地生猪供给量只能满足东莞年需求量的5%左右,尚有95%的生猪需求缺口,需要外地生猪填补。而且,2011年广东肉猪出栏量达3664.1万头(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由此可看出《规划》提出的东莞年生猪出栏量占需求量很小,占广东省肉猪出栏量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这个规划本身的出台不会对广东养猪业猪价有大多影响,对于东莞来说,也只能起到应急供应的保障作用。
但是《规划》可能对以后各大城市生猪养殖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比如各地今后可能也规划出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并要求养殖企业选址须在非禁养区内;必须规模化养殖,生猪存栏量要达到500头以上;栏舍要设置合理,布局合理,猪场环境整洁卫生;污染治理有效,配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饲养管理,规范不使用禁用药物、有毒有害物质和非饲用物质,不提炼和销售潲水油等。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城市用地的紧张和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这些要求应该成为以后生猪养殖的趋势,使养殖业趋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改变以往散、乱、脏的落后发展方式。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今后各养猪企业都只能在适养区内养殖(一般适养区都划定在远离城市和村镇山地中),而且场地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环保设施齐全,那么必将引起养猪投入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升高。另外,由于要求养殖规模化,散户不能进场,生猪的养殖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显然易见,由于养猪投入的加大,成本的上扬,以及散养户的锐减这些因素,猪价可能会有所升高。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养猪业如果向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趋势不改变,大型养猪企业必将凭借规模化养殖、产业链发展和品牌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个由大型养猪企业主导的生猪市场,其质量必将更加安全,价格更加平稳,肉猪的品质也更能获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