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昨天,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专题询问会,就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向相关政府部门发起9个询问,涉及监管体制、检测、基地建设、定点屠宰、地沟油、添加剂等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多个方面。接受询问的有副市长吴以环、市政府办公厅、市编办、市经贸信息委、市财政委员会、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城管局负责人。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何如、陈涤询问肉品质量安全问题,市经贸信息委副主任邓寿棠回答说,深圳市从2006年启动了屠宰建设工程,计划将16家旧屠宰场关闭,新建4家现代化的生猪屠宰场,编号是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号屠宰场建成投产。二号和三号屠宰场均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预计今年内竣工投产。四号屠宰场现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明年初可以建成投产。上述4家屠宰场建设投产后,深圳市每天的定点屠宰量可达到2万头左右,届时肉品安全水平将得到较大提升。
他表示,深圳市定点屠宰场“吃不饱”的原因,首先是受到私宰的影响。第二个原因是旧的屠宰场并没有按原计划如期关闭。第三个原因就是周边地区肉品的流入。邓寿棠透露,由于深圳市生猪等肉品95%以上来自市外,建议抓紧研究和探索我市肉品市场的准入制度。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汪开国询问非法添加如何监管?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回答了3项监管举措:加大培训力度、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检测能力。徐友军表示,近两年我市共组织抽检5.6万批次食品,检验各类食品添加剂2万项次,检验非食用物质3万项次,查出含非食用物质的案件68起,其中对涉嫌犯罪的24起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他同时表示,鼓励市民和食品行业的行内人士举报行业“潜规则”,一抓一个准,使监管更有针对性,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