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17日,此前连续走强国内农产品期价出现全线下挫。大连商品交易所明年1月交割的大豆期货价格收盘下滑1.52%至每公吨4845元,此前一天,该品种曾创自2008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价水平;豆粕主力合约期价下跌2.92%至每公吨3389元;豆油主力合约收于每公吨9828元,跌幅为0.32%.
长城证券分析师王萍在16日的报告中表示:“7月份中国各种农作物产量较6月份均出现下调,考虑到中国大豆、玉米、小麦、稻谷、棉花消费对外依存度分别为81%、2.7%、2.5%、1%和57%,我们认为美国农业部对大豆产量的下调将直接影响中国,其他品种对中国市场的冲击有限(较高的棉花库存消费比压制未来价格上涨)。”
近期接连创历史新高的豆粕方面,知名粮商ADM公司经济研究部主管佩里·迪克森表示,中国在2011-2012年度或将进口5750万至5800万吨豆粕,豆粕将成为一种具有主导型的大宗商品因全球缺乏足够库存来弥补美国大豆作物减少的空缺。
不过就整体国际农产品价格而言,中期持续大涨并非业界共识。华创证券分析师华中炜表示,粮食价格中期将回归基本面,预计全球农产品价格将回归平稳态势,这主要归结于:第一,全球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整体需求依然较弱;第二,大豆等粮食作物最终实际产量仍存变数;第三,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的两种主要农作物--小麦和大米的供应仍相对充足。
这一观点也得到一定印证。据彭博社17日对印度粮商AdaniWilmar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图尔·查图维迪的采访,由于大豆价格连续高涨,印度的大豆种植面积今年或将增加7%至10%.数据显示,2011年印度大豆种植面积在1030万公顷(约合2550万英亩)。而在过去一年,印度的大豆期货价格几乎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