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目前,受干旱影响,美国大豆长势并无明显改善,预计本月美国农业部将会继续下调大豆单产,市场对美国大豆减产所导致的供给偏紧前景仍保持担忧情绪。
7月底,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生长优良率降至29%,近月大豆期价受此推动再度升至1700美分/蒲式耳之上,国外分析机构预计美国大豆单产将会降至36~38蒲式耳/英亩,折算产量仅为7350万~7600万吨,远低于美国农业部上月预计的8300万吨。
不过,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出现降雨,为豆粕期价高亢的涨势降了降温,也为上周大连豆粕冲高回落拉开调整序幕。7月30日,受美豆价格重回强势的推动,豆粕主力合约M1301大幅高开于3900元/吨。次日期价继续上扬,并在资金巨量增持近23万手的情况下,一举突破4000点关口,刷新4年来的高点。但因美国降雨影响及资金高位的谨慎情绪,粕价随即峰回路转震荡走低,最终在8月3日以3926元/吨报收。
国内大豆进口增幅较大
由于国内大豆的消费80%依靠进口,国际干旱天气对国内相关商品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近几年,受大豆的比较效益较低和国际大豆冲击的影响,国内豆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大豆种植面积下降明显。据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2/13年度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为715万公顷,较上年度减少9.4%;产量为1300万吨,较上年的1448.5万吨减少10.25%。
大豆进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2905万吨,同比增长22.5%。其中美国豆占总进口量的49.4%,巴西豆占45.7%,进口价格总体上涨。5月份进口价格涨幅明显,环比涨幅5%以上,6月份环比涨幅1.1%。
需求低迷冲淡利好
豆油和豆粕是大豆的生产产品,在我国,大豆的用途中,85%是用来生产豆油和豆粕。
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2905万吨,除去食用、工业用途和种用,大概有2469万吨用来榨油,以出油率18%来计算,折合豆油444万吨。同时,据了解,油菜籽上半年进口量同比增加122万吨。考虑到国内各品种食用油的替代作用,即使下半年大豆和植物油进口量出现下降,也不会改变国内植物油供应充裕的局面,这将会抑制后期豆油等植物油价格的上涨。
而豆粕主要用做饲料,主要提供蛋白质。在豆粕价格较高的时候,虽然可以用其他蛋白粕替代,但由于我国蛋白粕中豆粕的产量约占四分之三的份额,因此可替代量较有限。
国内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而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养殖利润受到双向挤压,养殖者积极性受挫,未来市场的需求不会增加太多。
短期豆粕价格居高不下
由于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国际旱灾对国内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但食用油市场受到国家调控,且各种食用油之间具有替代作用,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对国内食用油市场虽然有影响,但不会导致其价格大幅上涨。
6月份以来,国储大豆拍卖频度加快。7月份以后,拍卖基本全部成交。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数量将超过300万吨。近期还有报道称,发改委于7月24日约谈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两家食用油巨头以稳定国内食用油价格。
不过,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替代作用有限的豆粕而言,其市场价格的波动受国际影响非常明显。随着后期进口大豆成本逐渐攀升以及美国大豆产区天气炒作因素持续发酵,预计短期内国内豆粕价格仍将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