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2009年生猪价格跌入谷底,后又经历了去年的高峰,今年上半年又形成一个循环,掀起“过山车”般的风浪。而资阳市雁江区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的101户农民,抱团成立了风险基金,在与市场风浪的搏击中得以成功避险。
毛猪价现在每斤7元左右,养猪成本也要7元,怎么办?
开会三次 自筹基金的事定了
雁江区迎接镇东庵村村民王德明最近卖掉了一批肥猪,他家今年出栏的生猪已300多头。
“赚了,还是亏了?”8月1日,记者在村里采访时遇上老王,直截了当地问他。
“本来亏,又没亏。”王德明回答,“什么都在涨,豆粕、玉米都涨。豆粕2个月前才3400元一吨,现已突破4000元;玉米前几个月每斤1.2元,现已涨到1.4元。毛猪价去年最高10元多,今年春节后跌到6元多。现在有点回升,也就在7元左右。现在的养猪成本每斤都要7元,你说赚什么?好在今年合作社用风险基金对我们社员进行补贴,上半年补了我1万多元。”
对社员还有风险补贴?记者请教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云贞。
东庵生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28户养殖户走到一起,圈舍标准、仔猪、饲料、防疫、销售、保险“六个统一”。在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面前,生猪养殖不紧密抱团,必定会被市场风浪吞没。
建立风险基金,以丰补歉,李云贞2008年3月将这个想法提出,不料却是一片“反对”声。摆事实,讲道理,社员会议反复开了3次,风险基金终于成为现实。
养猪赚钱时计提利润,赔钱时发亏损补贴
风险补贴 这样雪中送炭
“风险金这样构成:母猪出售提取5元,每头仔猪提取5元。行情好时,每头肥猪达到100元利润,按利润提取10%。风险金的60%作为二次返利,40%作为亏损补贴。”李云贞解释。
2009年五六月间,猪价一头栽进9元/公斤的低谷,合作社及时向亏损的养殖户们伸出援手。
“我那时养了几十头猪,得到补贴5000元。真是雪中送炭。”王德明回忆。
“当时合作社有48万元风险金,又从种猪场拿了38万元,共计86万元。补贴了82万元,还剩下4万元。”李云贞说。所幸的是,当年7月10日起,猪价开始回升。
风险金的兑现连紧了社员的心,他们加大投入,养殖规模迅速壮大。社员28人变成了101户,“附近乡镇的许多养殖户都要求加入”,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达到1.1万头,母猪发展到818头。“我们抓住了2011年高猪价的机会,养殖户们都着实地赚了一笔,最少的赚了15万元,最多的赚了80多万元。”李云贞说。
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再次走低。“我们又启动了补贴机制,从3月开始到6月底,补了24万元。这一次,合作社实力比以前强,仅风险金就有68万元,补贴后还有40多万元。目前猪价正在回升,达到了我们的盈亏平衡点。”李云贞介绍。
隔三岔五开学习会,让猪住进“电梯公寓”
自我修炼 这些养殖户不简单
青龙村村主任李正国对生猪后市仍不看好。“美国大旱,必将使依靠进口的我国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上涨。进口的美国猪肉销价每斤仅为6元多,我们的猪肉明显缺乏竞争力……”他对世界行情清楚得很。“合作社的社员80%都是网民,经常上网了解经济形势和政策。”李云贞解释,合作社几乎三天两头都要召集社员进行文化技术学习,“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新型养殖户的平台”。
以李正国为例,他家的母猪繁育场就是一幢“电梯公寓”。“公寓”高9米,分为三层:第一层关仔猪,第二层是母猪“产房”,第三层住的是刚断奶的仔猪。猪的上下及饲料运进,都要靠升降机。“既节约用地,又比较科学,最上层温度要高些,适合小猪。”李正国说。
合作社还经常请专家来讲课,“不是讲一般的技术,这些我们社员都懂。主要讲一些前沿科技及国内外的疫情防治最新信息。”李云贞说。
今年春天,一些社员的小猪因气候原因拉稀,死亡率高。合作社又请来疫病防治专家,大家通力协作,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将这场疫病风险降到最低。
李正国说:“去年赚了,今年不赚也可以。有合作社撑腰,能走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