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大祥区生猪年出栏已超30万头,而在大祥区像五星牧业一样跟猪沾边而致富的有几千上万人,因猪而“肥”已成为大祥区发展特色生猪产业一体化的一个亮点。
8月9日清晨,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五星牧业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又起了个大早,忙着生猪装车,来自广东深圳的客商正在清点生猪头数,此次交易生猪有80余头。五星牧业养殖场的负责人介绍说,养殖场的生猪远销广东、贵州等地,年出栏达到5000多头。据悉,大祥区生猪年出栏已超30万头,而在大祥区像五星牧业一样跟猪沾边而致富的有几千上万人,因猪而“肥”已成为大祥区发展特色生猪产业一体化的一个亮点。
近几年,大祥区在猪场建设中创造性提出“五个一”建设模式,即:兴办一个猪场、建好一个沼气池、养好一塘鱼、开发一座荒山、种好一片果园,实现种养配套、牧渔果林结合及粪污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博农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从国外引进了智能化母猪饲喂系统,及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微生物水泡粪技术、自动供料技术等。并在猪场建设中实行政策倾斜,植被恢复费及耕地占用费等相关税费实行缓交,环评监测等行政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执行;对外地投资商在大祥区建设大型生猪生产企业按招商引资有关政策,在水、电、路配套建设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大祥区财政每年安排1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猪场标准化改造及粪污处理、引种等;每年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疫支出,对猪瘟、猪蓝耳病等实行免费强制免疫。全区猪瘟等一类疫病免疫率保持100%。
今年以来,大祥区出栏生猪19.02万头,产业规模突破2亿元。目前,全区建成投产年出栏500头规模猪场36家,其中年出栏千头以上规模猪场11家,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3家,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70%以上。生猪生产已初步实现由散户养殖向专业化、集约化乃至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