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科学念好抗灾救灾的早、快、严“三字经”,积极组织畜牧业抗灾救灾,生产恢复工作有序推进。
入夏以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经常肆虐荆楚,8月4-6日,襄阳、十堰等地遭受强暴雨袭击,给湖北省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给畜禽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截止8月9日,全省受灾的畜禽场(户)达2.01万个,因暴雨袭击造成生猪死亡0.836万头,家禽死亡69.01万只,牛羊死亡0.76万头,淹没、冲毁畜禽圈舍7.15万平米。暴雨还造成部分养殖小区(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全省畜牧业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28亿元。
灾害面前,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科学念好抗灾救灾的早、快、严“三字经”,积极组织畜牧业抗灾救灾,生产恢复工作有序推进。
防范“早”。 一是形势研判早。7月以来北京强降雨给各项各业造成严重损失后,引起我省高度关注,积极咨询有关气象专家,了解未来一段时间全省各地仍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强降雨,暴雨等突发自然灾害对全省畜牧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畜牧业灾情将呈现出多灾叠加、多点并发,危害可能性不断加重的态势。二是方案制定早。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防范强降雨等突发自然灾害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出台湖北省防灾减灾工作的应急预案和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思想上重视,切不可麻痹大意,落实各项措施,切实做好防大汛、救大灾的各项应对准备。三是防范准备早。采取各种有效渠道加强宣传,切实增强广大养殖场户的防灾减灾意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工作,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反应“快”。一是预案启动快。8月4日至6日得知襄阳、十堰市等多地遭遇狂风暴雨后,我省即时启动强降雨等突发自然灾害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应急预案,办公室第一时间联系各市(州)了解灾情,要求迅速核实受灾情况,第一时间报送相关信息。二是专班出击快。8月8日,省畜牧兽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红颂带领救灾防病工作专家组队赴襄阳市保康县等强降雨重灾区,深入村、组、养殖场户,指导畜牧业救灾恢复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三是物资准备快。灾害发生后,省畜牧兽医局快速组织各种防疫物资用于灾区动物防疫;各地畜牧兽医局快速行动,组织各种消毒液金额近100万元,用于畜禽栏圈消毒之用。南漳县发放消毒、防疫物资2000多件,供受灾养殖户使用。
防控“严”。一是消毒严。指导养殖场户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强效消毒液加强环境消毒,重点做好对畜禽圈舍、饲喂工具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做到不留死角,及时消灭病原,切实消除疫情隐患。谷城县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每天组织了近400人对受灾过水区域开展重点消毒灭源,每天中午一次,将持续一周左右。二是监测严。加大灾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组织开展一次“拉网式”普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要及时补免;一旦出现突发动物疫情,及时报告,按规定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处置。三是监管严。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抓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切实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重点抓好病(淹)死动物“四不准一处理”措施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灾后无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