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8月18日下午,曲靖市会泽县阴雨绵绵。在当地的一个生猪收购厂里,刚刚从雨中跑回来避雨的陈姓小伙点燃一支烟,猛吸了几口之后才端起桌子上已经凉掉的茶水。他来自四川。正忙着将这几天在会泽收获的“猎物”——400头生猪,运回四川销售。
作为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大县,会泽县空旷的郊区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生猪收购厂。当地人唐明也拥有这样一个生猪收购厂,并且靠收购生猪发家致富。唐明的主要客户来自昆明,而这个月以来,来自成都、宜宾和重庆的客户突然增多。
来自四川自贡的张老板当天只收到了40头猪,与陈姓小伙不同的是,张老板主要为昆明市场提供猪肉。在四川,猪肉市场已经有所回暖,而云南迹象似乎并不明显,于是四川的收猪商人“闻风”而来,出手自然也都相对阔绰。一场抢猪的暗战在会泽悄然打响。
国家收储计划救市
自去年9月之后,全国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到今年四月中旬,全国平均猪粮比价首度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这意味着养猪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5月1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六个部委联合出台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方案》,年内第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展开。据一家承储企业透露,本轮的收储计划在4万吨,已经于6月份结束。
受益于收储利好,5月之后生猪价格下跌幅度逐渐缩小,略有企稳之后,7月份猪肉价格再度下滑。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CPI同比涨幅1.8%,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8.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71个百分点,成为7月CPI的一大亮点。
8月7 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决定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这已经是年内第二次启动冻猪肉收储,本次收储计划大约在2万吨。随后,各省也开始了相应的省级收储。
8月23日,四川省决定实施今年首批省级冻猪肉收储,计划储备2万吨。而四川市场早已闻风而动,猪肉收购价格开始有所提高,在西南市场上首先回暖。
而在云南,市场各方却并未收到相关消息,市场反应并不强烈。此外,市场各方也并未对收储抱有太大希望。而实际上,经历了两轮共6万吨的国家收储,市场上猪肉价格的反应并不乐观。
“听说这次国家准备收储6万吨,量太小了,起不了什么作用”呈贡一家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老板告诉记者,“如果再加个5万吨、10万吨那可能会好一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各食品生产厂家库存量比较高,压力比较大,仅仅用库存量就可以满足收储要求。
时间差带来的商机
精明的收猪商人早已经“嗅”到了云南市场上时间差带来的商机,纷纷涌向云南。“我们都是天天在外面跑的,哪里的价格便宜就到哪里去拉猪”,张老板向记者展示着他预订的各地猪肉价格提示的短信,“这两天四川的生猪收购价已经涨起来了,云南的反应还要慢一些”。
对于来自自贡的张老板来说,即使在云南待了13年,对云南的各个板块也并不是很熟悉。然而他却很清楚地知道每一个生猪养殖大县。“武定、姚安、宾川、弥渡、临沧、云县……”张老板一个个地向记者数着。
会泽县经营生猪收购厂的老板张启红这一个月以来都在忙着招待几位来自四川和重庆的收猪商,他们每头猪赚取15元的佣金,然后招待来自各地的收猪商吃住。上述陈姓小伙就是张启红招待的收猪商人之一。
“现在云南的价格要低一些,与四川相比,每公斤的差价在0.4-0.5元”陈姓小伙告诉记者,“这次收购的400多头猪拉到四川,运费在8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