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协调职能就像一道佳肴美味的调味品,调好了佳肴就美味,协调不要就会把佳肴浪费了,最终美味也享受不到了。那什么是协调呢?企业不协调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达到协调呢?它的意义、种类、方法有哪些呢?
一、协调的概念
协调是管理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是通过动态的组织和调节工作,对组织活动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加以衔接与结合。使其达到和谐、统一和平衡,以确保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活动。简言之,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企业管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运动过程,协调是其中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要想适时有效地做好协调管理工作,除了正确认识协调的意义和作用外,还要对存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正确的认识,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协调是企业管理的润滑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大多是协调问题,做好协调是企业管理永恒的突围方向之一。关于协调,虽然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之间的职业道德素质、行事作风和沟通方式有关,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如果忽视协调化,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管理“不顺”问题。
从协调的内容分,可以分为计划协调、政策协调、工作协调、人际关系协调和利益协调等等。
二、企业管理中不协调的原因
(一)企业组织系统自身的原因
这种情况经常可见。由于许多企业的管理是多层次、多结构的,在经营上都有经营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各层次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比较复杂。因为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以及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职责要求,时而会出现不协调甚至于发生冲突的现象。要使其步调一致达到高效率运转,就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协调。
(二)管理的运行过程中的原因
随着企业改革的发展,新情况不断发生,组织结构及组织成员都可能出现新的不协调现象,从而使企业各种关系和比例发生变化。领导者的预见、预测同现实的发展,总有一定差距或矛盾,这就要对预见、预测而制定的决策、措施和实践活动等做出一些必要的变动调整,促进工作向积极有利的方面变化。
(三)市场发展的原因
企业既受市场制约,但是又要密切地为市场服务。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是具体又明确的,企业必须适时调整满足市场的要求,这样必然会在企业里产生诸多不协调问题,原先的决策、措施和实施方式可能会不适应。
(四)人为因素的原因
除了客观的原因之外,人为因素是企业管理内部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各种情况:
1.员工认识不一致
由于企业员工思想觉悟世界观、智力学历水平、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同。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不协调。
2.员工的地位和职责不同
在企业中,包括领导者和普通员工,位置、职责、工作内容不同,在考虑问题和处理工作思路方法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配合上经常会出现不合拍,引起各种不协调。
3、个人情绪和自身管理不当
当员工在个人的某些需求因某些客观的原因或者领导工作的缺失,比如奖金、福利、提升、评优等没有得到兑现或满足时,不能正确的对待而产生了情绪波动和消极行为,引起了工作中新的不协调。
企业领导如果处事不实事求是、奖罚分明、分配不合理,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挫伤积极性,也是造成企业管理混乱、影响企业正常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