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正如戈尔公司创始人比尔-戈尔先生的太太曾说过一句话——戈尔不需要人力资源。言外之意,在这样高职业度、高认同度的组织中,人人都是HR。平等、自由和互信是戈尔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文化体系里,典型特征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层级之分,上级与下级之间不必冠以“某某总”。
在《财富》杂志的“美国100家最佳职场”之中,戈尔是仅有的几家从1984年该榜单创始至今、每年均榜上有名的公司之一。有什么魅力吸引着员工加入这家公司?戈尔是靠什么去产生凝聚力的?
平等、自由和互信是戈尔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文化体系里,典型特征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层级之分,上级与下级之间不必冠以“某某总”或“某某经理”的称谓。传统管理体系对“管理者”的定位在戈尔也不适用,因为在戈尔这一个高信任的组织里,同事不需要太多的监管——他们需要指导和支持,而不是老板时时盯着你做什么。
戈尔公司采用不设等级制度的“网状”扁平架构,在以团队为基础的环境中,鼓励个人主动性以及人际关系,用“同事(associates)”称呼所有的员工。
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一家在全球有上万人规模亚太区员工(1000余人)的公司,靠什么管理?又靠什么产生凝聚力与创新?答案是文化。
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相对各种制度与管理工具,文化是无形的,靠组织里每一位同事对文化的感知形成认同,最后达成默契。所以,尽管每个人都享有自由,但戈尔并不是一家散漫、毫无章法可言的公司。它的核心组织架构是由一个个小型、自我驱动与管理的团队组成,而一个领导的影响力并非来自他手上权力的多寡,更多来自于他展现出来的做事能力、作为团队建设者的卓越性、对企业文化的贡献以及与企业理念的匹配度。这些也是戈尔考核同事的基本准则。那些为团队成功做出较多贡献的领导者,自然会吸引大批的追随者。
正如戈尔公司创始人比尔。戈尔先生的太太曾说过一句话——戈尔不需要人力资源。言外之意,在这样高职业度、高认同度的组织中,人人都是HR。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戈尔看不见、却能处处感受到的企业文化。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践行者
《首席人才官》:您加入戈尔有10年时间了,这一段职业生涯并不短,回顾这10年有什么感触?
姚国平:戈尔确实是我工作职涯最长的一家公司,也是时间过得最快的一家公司。这10年我真的一直都在享受工作带给我的愉悦,所以并不觉得有多漫长。一方面我很喜欢在戈尔工作,另一方面,这10年我并非重复同样的工作,10年前我只是负责中国区人力资源工作,随着公司业务发展,两年前我开始接触亚太区的工作,接下来还有很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领域。
《首席人才官》:这种状态更多是来自内心还是工作?
姚国平:当年我加入戈尔的原因之一就是喜欢它的文化,我认为当时的选择没错。作为个人,每个人内心都有信念,明白自己要什么,如果个人信念与公司文化相符,就容易工作愉悦。戈尔文化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适应性,考察一个同事的能力是其次,我们更强调他是否与组织很好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