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CEO 王小川
在2012年的中国互联网格局中,搜狗公司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位置。
8月16日,奇虎360低调推出综合搜索,仅数天就一度冲到10%的市场份额,整个搜索引擎市场为之一震。据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CNZZ的数据,按照使用率计算,2012年9月中国搜索引擎流量依次为百度74.93%、搜狗7.98%、360搜索7.29%;与8月对比,百度份额下滑6.84%,搜搜和谷歌略有下滑,搜狗基本不变。也就是说,360“吃进”的主要是百度的份额。
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简单来说,360最主要的搜索扩张方式是将360浏览器中搜索框和首页的默认搜索,由百度替换成了自家搜索,由此带来360搜索的流量,与百度此消彼长。而在“浏览器-搜索”的流量链条中,搜狗本就有自己一套完整体系,因为用户很少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浏览器,前端的“互斥”直接作用到了搜索端,因此360反而很难在搜索上动摇搜狗。
严格意义上来说,以独立公司运转才2年多时间的搜狗还只是一家创业公司:一方面,它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但它的变现能力与3.7亿的巨大用户量不成正比;另一方面,它的对手强劲,搜狗未来的版图能画多大,尚未可知。
搜狗目前已经拥有1300多人的团队,截至2012年6月30日,用户数有3.7亿之多,这可算是中国互联网员工最多、用户量最大的创业公司了。
搜狗前面横亘着很难超越的“熊爪”百度,后面又面临着“饿虎”360的巨大压力。短期来看,360没有占到搜狗的流量,可两家在模式上同为“浏览器-搜索”的公司,360必然会在自己擅长的客户端层面钳制搜狗,以获得浏览器的更大市场份额;同时,搜索的流量来源中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外购”,即以网站分成等形式获得,当百度流量流失后,在外购端必然会对搜狗造成成本压力。
反言之,搜狗在包夹中越向前发展,不管是浏览器还是搜索,会在两个方向离百度与360越来越近,激战难以避免。目前百度与360处于竞争状态,搜狗还能相对稳定地前进,可到底应该如何从包围圈中突围出去,已经成了搜狗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创新都是逼出来的”,搜狗必须找到新的打法,以创新寻求“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