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各路企业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甚至是部分垄断的实力,但中国本身就充满巨大容量的市场仍然是有着太多的空白点有待开发,需要有人抢行先占。这时候攻城略池才是有理想的企业家所应该考虑的最重要问题,而过多地关注内部管理的精致程度最多是一个中等职业经理人的思维。
对战略的关注并不意味着每个企业一定都需要运用复杂的战略设计模型或者海量的市场数据来做出决策,事实上每一个精明的企业只要能够站在行业(宏观)的高度来审视周围的环境就不难做出一些判断,而这样的判断至少具备80%的可信度。
通常来说,战略处理的是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这个环境既包括本行业的竞争对手,也包括上下游的企业和宏观环境等等,一个好的战略一定是从外部的视角进行审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与战略不同的是,管理这个题目更多地是从企业内部的视角进行审视,如何从企业内部进行各项改进使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员工能力更加强大等等。
内外部的不同视角决定了战略和管理有着一个明确的先后顺序,那就是一定是先向外布局(战略),再向内夯实基础(管理)。换句话说,如果确定外部存在机会的话,就一定是先把外部的机会抢回来,然后再处理家里的那些事。著名企业管理教育专家平梵老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战略布局!
第一,大力推进差异化战略发展,重视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国企业需要从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为主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走向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型的差异化竞争,这是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后危机时代”的基本战略走向,而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融资能力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
第二,改善企业国际化竞争方式,提升全球竞争能力。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在国际分工中仍主要处于生产加工环节和低附加值状态,需要尽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品牌知名度及附加值,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持续发展。目前,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和拓展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