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苏宁的眼里,自己做出的选择并不是走向电商模式那么简单。这家企业正在从更大的视角看待和适应零售业业态的进化,而它的选择对中国零售业的走向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中国的零售企业里,智能手机和iPad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公司,可能就是苏宁了。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接受采访的时候,有时候会无意识地拿起手机,点开一个名叫“苏宁BI”的应用瞟上几眼。无论是当天的线上销量、销量环比、还是每个大区、部门的KPI……至少对于张近东来说,这家公司已经是个跑在数据流上的企业了,他对公司的判断和很多决策就是来源于这些数字。
尽管苏宁是一家传统基因起家的企业,但如今它的后端更像是一家跑在数据流和互联网之上的公司了。而这一次,苏宁在前端正在决心完成更彻底的转变。电子商务模式将不再是试水,而将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核心模式。
如果翻开旧账,我们会看到张近东这两年其实有着很大的变化:2010年的“两会”上张近东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不看好电子商务。一个“不看好电子商务的人”,如何在两年之间完成了180°的大反转?
“张总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们的易购其实已经在做了。他不会那么早就对外透露我们的战略。”按照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的解释,董事长是用了障眼法。苏宁易购经过2009年的内测,在2010年2月已然正式上线。
2012年的1月,苏宁完成了两件事,一是明确和统一了战略和资源;二是组织构架和人才调配。孙为民说,第二季度开始面对市场,200亿的目标开始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