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金融来势汹汹,今年阿里信贷业务向江浙地区普通会员放开,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引发银行业震颤。
在这个年交易额过万亿元的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小贷模式不断刷新资金流转的速度。而阿里金融实现批量放贷的核心,正是阿里大数据。
阿里小贷的两种模式
阿里金融诞生于2010年,“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阿里将改变银行”,马云的振臂一呼,击碎了当年的耻笑和白眼,如今不断引起金融体系地震。
阿里金融主要做小企业贷款,以日计息,随借随还,无担保无抵押。流动的资金不断为小微电商经营业主“解渴”。
2010年和2011年,阿里金融分别于浙江和重庆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为阿里巴巴B2B业务、淘宝、天猫三个平台的商家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
订单贷款是指,基于卖家店铺已发货、买家未确认的实物交易订单金额,系统给出授信额度,到期自动还款,实际上是订单质押贷款。订单贷款日利率为0.05%,累积年利率约18%。淘宝、天猫订单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周期30天。
信用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在综合评价申请人的资信状况、授信风险和信用需求等因素后核定授信额度,额度从5万元-100万元。信用贷款日利率为0.06%,累积年利率约21%。信用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贷款周期6个月。
阿里信用贷款又分为“循环贷”和“固定贷”两种。“循环贷”指获贷额度作为备用金,随借随还,免息同时不取用。固定贷指获贷额度在获贷后一次性发放。
从整体上讲,阿里金融的小贷业务以淘宝、天猫平台的贷款居多。
截至2012年6月底,阿里小额贷款业务当年上半年投放贷款130亿元,自2010年自营小贷业务以来累计投放280亿元,为超过13万家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
与国有银行的小贷业务相比,130亿元的投放额并不大,但这是由170万笔贷款组成,在一段时间内曾创造日均完成贷款接近10000笔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