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最近,一种“一个人的商业”模式正在默默成长:比如利用微博展示和销售复古首饰的珠宝店,专为旅行者提供跟拍服务的摄影师,专门提供家宴服务的厨师团队,专门为中产阶级家庭根据照片定制肖像画的画家,以及提供私人保健医服务的健康管家等等。
它们的共同点:有一门高于常人的独特手艺,服务于高支付能力且价格不敏感的小众群体,通过高度人格化的微博运作来建立自己的客户社区,客户粘性超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微博并不同于所谓的“营销账号”:通常粉丝数仅仅在1万人左右,商业味道比较淡薄,但是互动率非常高,粉丝间的“互粉率”也明显高于一般微博账号,因此围绕着他们的微博和服务,产生了一种“人以群分”的俱乐部效应。
任何一个品牌,一旦形成了俱乐部效应,那么就成为一种“社交商业”,“求认同、求归队”会成为主流消费心理,客户的价格敏感度会变得很低,交易中的信任度则会大幅提高,甲乙双方的位势甚至会发生逆转:因为乙方首先是该领域的意见领袖。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些“一个人的商业”的运作中,大多数都不需要一个电商平台来做信用保障。
这样一种模式,给定制化产品、高端服务业等等细分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过去人们在操作这样一类商业产品时,最大的困难是客户开发和保留成本太高而真正有效的作法太少。“一个人的商业”的萌芽和发展充分证明了,通过社交网络来筛选和维系一个互动较为紧密的客户社区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对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来说,“一个人的商业”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