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在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下面一一作分析:
(1)把组织架构设计,等同于单位、部门的设置。
组织架构设计的目的,是明确界定企业组织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它首先得通过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来实现,以通过单位、部门和岗位相互之间关系的界定,大体界定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这远远不够。
一是必须通过这种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把达成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都分派到具体的人,保证不漏项。
二是对于任何一项工作,必须明确界定内容方向、数量要求、质量要求,以及完成的时间、地点要求。
三是建立统一的行事规范,即健全完善组织管理制度,以统一协调不同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行动。
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远不等同于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所以,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照搬他人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别人把部改作中心,也推而效之。别人把主管企业运营的副总,改为营运总监,在自己单位也撤销副总岗位,设置运营总监。这是不会有效果的。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实际,其所包含的相互关系,可能完全不一样。他人的模式,不一定与你企业内部组织实际和外部环境实际相吻合。
(2)没有条件的组织扁平化。
企业组织扁平化,现在成了一种时髦。通过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可以起到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减少浪费的作用。尤其是恰当的扁平化,它能明显改善企业内部成员相互关系的性质,提升企业组织凝聚力。但并不是任何性质的企业的组织架构都是越扁平越好。
是否应该扁平化,应扁平化到什么程度?
这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组织架构扁平化的首要条件,是沟通手段实现了多元化。即手机短信、电子信箱、局域网络,等等已成为广泛有效的沟通渠道。充分沟通是保证组织运行效率的基本条件。沟通不充分,不免造成混乱而降低效率,尤其是当下属所承担的工作远没有成为他自己的爱好时。
二是企业组织内部行事方式标准化程度充分高。即健全、完善、细化了企业组织运行的流程管理规范,每一个岗位角色勿需上司主管的指令和监督,就知道自己该作什么、作到什么程度、工作所服务的企业价值目标是什么,并且明白如果达不到标准要求,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具备,那么这种扁平化就很可能造成企业组织的失控。组织架构过于扁平化,减少了必要的中间控制层次,加大了管理跨度,控制的力度也就不免降低而导致组织运行的失控。
反过来说,要提升企业组织的运行效率,也就必须创造条件,实现沟通交流渠道的多元化,完善企业组织运行流程规范,以在此基础上实现组织架构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