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7N9中,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制定法规和执法,而不负责生产的局面,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使得在制定政策时,家禽业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
如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报告中重申环保的重要性,要求严格环境执法,再加上环保部门被新《环境保护法》赋予的权力,使得环保执法成为一把利刃。但同时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并不对养殖业负责,这种权力与义务的分离,与H7N9形势如出一辙。虽有利于环保执法不受阻碍地进行,但同时必将刺痛环保意识和设施未普及的养殖业。
自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后,从养殖企业到小养户,均尝到了环保执法的厉害。尽管有前车之鉴,但我相信,可能很多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隐患,抑或就是知道也自知无法解决问题。这些情况在新环保法时代,都相当于在身边埋了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颗会爆。
从近期报道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新环保法施行前,环保部门对于养殖业污染是有些无可奈何的,但新环保法施行后,这一局面得到反转。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得到确认和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因此,养殖户应该清楚,今日的环保部门已经非同往日,环保部门以前没法解决的案子,今后或再次找上门来。所以以前被环保部门处罚过,但拒不执行的,可能要重新面临处罚,且逃不过去。
而且,目前并无消息表明环保部门有引导养殖户转型或者改造的义务,所有报道都显示,相关法规制定后,环保部门基本上只是负责执法,养殖户的生存和改造困难则是养殖户自己的事情。从长远和全局看,这对养殖业的发展将是利好。但短期内,许多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必将受到困扰,呼天喊地声或将不亚于猪场拆迁。
另一方面,养殖户今后可能要注意与周边居民的关系了。多篇报道中可以看出,养殖户或者养殖企业,被周围的邻居投诉后,基本上环保部门都会去处理。即便环评手续、环保设施都按照要求做到了,但是为了成本侥幸不使用的养殖企业,正常情况下,终究还是逃不过追责。所以,如果猪场离居民较近的养殖场,此后面临的风险将更大。养殖户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对周围居民的提醒或者投诉置之不理了,很可能以后就栽在这些投诉中了。
当然,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想要解决问题,无后顾之忧,就要达到环保标准,通过环评。然而,没有环评,是大多数养殖户,特别是中小型养殖户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很多猪场根本花不起这个钱,或者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做。之前因环评等手续不齐全而被拆迁的猪场太多,但是基本上仅限于大规模拆迁事件的借口。但今后很多在适养区的养殖户,或许也将面临环保部门的多番叨扰。当然是执法还是其它事情,自己想去吧。
淘汰是不可避免的,大量事实证明,在政策面前,养殖业只有早作打算,顺势而为才可能不被淘汰。也不要以为注意了以前没有做好的,如上述几点,就可以逃过去,配合环保执法,与居民搞好关系,只是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去改变。改变是出路,环保是根本,不要坐以待毙,不要等到养殖场被责令关闭的那一刻,才知道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