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应进入上升轨道的猪周期回暖持续乏力且屡创新低,亏损幅度日渐增大,从散养户至上市公司全行业亏损,业内哀嚎遍野。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养殖行业破而后立的机会终于到来,就像灰姑娘拿到了水晶鞋,只待舞会中大放异彩。
养殖业为何全面亏损?
养殖行业将生猪价格与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称为猪粮比,在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0时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1月中旬起,猪粮比已跌破盈亏平衡,即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央视、腾讯等多家媒体已开始关注此事。
畜牧业协会专家表示猪价持续下行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挤出了肉类消费的浪费泡沫达到8%,使总需求量出现下滑;其次是11年出现大面积腹泻疫情,仔猪染病死亡率极高,造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猪价连续暴涨。因此出现了养殖行业的巨大繁荣,不仅大学生毕业后养猪,连武钢、联想、网易等大佬也开始下地养猪。
在养猪行业整体增速5%的高增长同时,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生猪产能专业化的提高,使生猪生产能力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成活率、出肉率、母猪产仔率等各项指标连年增长,导致在总需求下滑期间,总供给高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供大于求,致使猪价自2011年至今呈现长期的下行趋势。
各阶段养殖者各异的情况
上述专家表示,生猪养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户,而后是从散养户扩大规模后的中小养殖场,最后是拥有饲料、猪舍、养殖技术各方面优势的规模化养殖企业。三个阶段各自面临的情况如下:
散养户
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户大多利用自家院落建立猪舍,饲料除正规饲料外还可利用剩余饭菜,排泄物可简单处理,在猪舍、饲料、环保三方面均拥有一定成本优势,且大多悉心照料,抗疫病能力强。
在以自有闲置资金为主的散养户遇到行业亏损时,虽难逃资金缩水但至少可全身而退,现已出现散养户退出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