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猪市迷雾重重,数据纷乱,五一节日期间猪价更是涨跌互现。养猪人与屠宰场之间展开博弈较量。一直以来屠宰企业站在生猪需求和猪肉供应两端,掌控生猪与猪肉的定价,但是四月的较量让养猪人也开始有了话语权。那么,未来猪价是否还能咱们养猪人说了算呢?
生猪供应减少将主导市场主旋律
母猪肥猪均减少:从根源来说,生猪供应减少在2014年就已经决定了,母猪连续19个月淘汰,存栏降至历史最低。按农业部数据测算,目前母猪存栏仅4000万头左右。存栏最高时期的2012年末,母猪存栏达到5000万头以上。母猪大量减少,肥猪怎能不缺?商务部监测,3月份下旬全国300余家大型养殖企业育肥猪存栏同比下降4.1%,其中大猪存栏同比下降6%,连续3个月下降。从数据可以看出规模猪场也存在缩减规模的情况,而众所周知的是2014年小散户大量退出。
收猪只收健康猪:两大“病死猪”事件都给屠宰场带来影响,使得检验检疫部门加强整治和监管,屠宰企业提高收购标准,符合标准的健康猪源减少。这也间接造成生猪供应减少。
环保倒逼退出:国务院4月16日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其中指出七个硬性指标,并明确指出,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未来人工、土地等养殖成本提升,这将倒逼部分养猪户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