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本周白条猪价格高位盘整。
2015年7月24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0.95元/斤,与2015年7月17日的10.95元/斤持平;比2015年6月24日的10.25元/斤上涨6.83%;比2014年7月24日的8.98元/斤上涨21.94%。周环比持平;月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涨幅明显。
本周(2015年7月18日至7月24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在高位盘整,小幅波动。
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明显增加,同比减少的幅度有所收窄,既维持住肉价的高位,又没有拉动肉价明显上涨。即便是周后期价格有所回升,也还是低于7月初的价格。
本周白条猪价格表现出盘整的态势,周后期有所上涨,主要是临近立秋节气、需求有所放量,对肉价有所拉动:
1、立秋节气之前,居民有提前备货的习惯
本周白条猪日均上市量环比有所回升,是市场销量增大的结果。北京地区的居民,有提前备货的习惯,为了满足“贴秋膘”的习俗,居民采购量比前期有所增大。所以,本周的上市量环比增加,价格也有所回升,就是需求放量的结果。
2、供应量增加抑制了肉价上涨速度
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增幅4.34%,增加的幅度比较明显,显示出毛猪产能虽然明显下降,但是下降后的产能并没有造成供应的短缺,仅仅是把过剩的那部分产能去除了。
3、立秋之前,肉价还有可能小幅上涨
从新发地市场近几年肉价的走势来看,每年立秋之前,肉价都会试图冲高,真正到了立秋,肉价反而有所下降。现在正是立秋之前肉价试图冲高的前夜,肉价还会继续坚挺运行一段时间。
不过,如果今年立秋之前的肉价没有突破7月初出现的最高价11.40元/斤的价位,那么,今年年底之前肉价都难以突破11月初的价位,7月初出现的最高价有可能就是今年全年的最高价。因为按照2011年白条猪价格上涨的走势来看,全年的最高价就出现在立秋之前,直到次年的春节,肉价也没有超过立秋之前的价格。我们知道,2011年是毛猪供应相对紧张的年份。
造成当年肉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2个:
1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下降;
2是疫情比较严重。今年肉价上涨主要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所致,几乎没有疫情,所以今年肉价上涨的动力远远没有2011年那般强烈,如果立秋之前的价格没有突破7月初的价位,那么一直到春节前都难以突破7月初的价位了。7月初的价位极有可能就是本轮肉价上涨的最高点。
因此,对于养殖场来说,顺时出栏仍然是首选。惜售有可能会减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