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8月6日,国内猪肉、禽蛋价格继续上涨。监测数据显示,与4月16日相比,8月6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23.5%、23.6%。
明年初之前仍供应紧张
全球的猪肉消费中,有半数进了中国民众肚子里。但中国国内猪肉主要由小农供应,只要成本上升,小农们就会减少养猪数量,由此衍生的产业景气循环起落已然带动猪价在今年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政府正试图发展一个更为可靠的食物供应链,但至少到2016年第一季度之前供应仍可能持续紧俏,且进口将会跳升。
昨天路透社报道,荷兰合作银行预估今年中国猪肉进口将跳升54%至200万吨,主要受惠者为欧盟国家。
猪价2011年大涨时,政府的因应之道是提供补贴以鼓励增产。但这么做却导致猪肉严重供应过剩、猪价下滑,迫使养猪户屠宰母猪减少饲养量,直到供应数量大减为止。这就导致猪价再度转升,目前福建省生猪价格报每公斤20元人民币,今年年初报在每公斤13.6元人民币。中国一些最大的猪只养殖场是位于福建。
不会出现暴涨行情
“在高利润率的带动下,许多农户开始增产,”香港荷兰合作银行家畜行业分析师潘晨君(音译)表示。他们正停止屠宰母猪以增产,而许多大型养猪场也正增加供应。
虽然中国有约八成的猪肉是由农民供应,但养殖超过3000头猪的农场正迅速扩张,因中国正试图发展更为稳定的食物供应链。过去五年,中大型农场的猪只供应已经增加一倍。
2013年,中国最大肉品生产商、未上市公司双汇集团以47亿美元收购美国猪肉生产商Smithfield Group,这个交易被视为是中国发展一流肉品行业的表态。然而短期而言,猪肉供给可能持续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