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CPI持续11个月低位 “猪周期”不会影响经济大局

来源: 华夏时报   2015-08-15 09:16:10   查看:  次

  中国的经济形势也如同盛夏的天气一样变化多端。在今年年初各方惊呼中国呈现通缩风险之后,到了年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趋势似乎又重新抬头。根据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连续11个月里保持低位运行的CPI在7月份有所上涨,涨幅达到1.6%,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
 

猪价 CPI
 

  和以往经常发生的情况一样,这次CPI的上涨又有很强烈的猪肉价格因素。据统计,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对CPI总指数的影响从上个月的0.2个百分点扩大到0.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受猪肉价格及其他食品价格影响,物价形势可能变得更加复杂,而中国宏观经济中常见的“猪周期”现象再度来临。


  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国经济目前出现了明显的通胀风险,因为猪肉价格只是一个局部因素,而且遵循猪肉供求关系自身的逻辑,恰好再次进入上涨周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因为8月是旅游旺季,交通、旅店等价格也出现上涨,带动了CPI整体出现比较大的升幅。而总体来讲,虽然与此前11个月相比物价上涨较快,但中国目前仍然保持在2%以内的CPI涨幅,显然是温和和可控的,并不会给宏观经济决策带来太大的问题。


  虽然只是一个行业内的情况,而且对经济大势影响不大,但是,这种“猪周期”现象本身也值得关注和反思。其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猪肉价格周期性的大起大落,一直在扰动着宏观经济的节奏,这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这一次,猪肉价格又进入了一个上涨周期,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比如延续到明年。


  这种“猪周期”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供求关系变化引发的波动:当猪肉价格大涨时,受养猪利润的驱动,母猪存栏量会大增,这会导致生猪供应量大增,但接下来就会导致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减少养猪,使生猪供应量减少,造成肉价的另一个上涨周期出现。虽然很多商品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但猪肉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中国最重要的肉类消费品,是全国各地老百姓的日常食品,同时生产周期长,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很难根据市场和价格的变化来随时调整,养殖户总是根据当前的价格来做出判断,而最终产品的生产又具有滞后性,于是市场价格的涨落就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中被扩大了。


  虽然世界各国都存在一定的猪肉价格周期涨落现象,但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集中化水平较低。中国猪肉生产单位比较复杂,大小养殖户都有,而且很多地方是以小农户为主。通常,只有大规模化的养殖才能更好地预判价格走势和周期,对冲市场变化趋势使猪肉价格的振幅趋向平稳,而中国以小养殖者为主的格局,通常会使市场上弥漫一种“散户”心态,增加和减少生产时都很可能一哄而上,这就很容易导致价格暴涨暴跌。显然,猪肉价格这种“蛛网效应”式的波动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指数和经济决策考虑,而如果猪肉价格振幅缩小、保持相对稳定,对于总体经济形势将是有利的。而为了实现猪肉价格的稳定,中国应该提高猪肉生产的集中化程度,并促使农民组织更多的生产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同时政府加强信息披露和引导工作,帮助养殖户做出更理性、长远的生产决策。


  不过如前所述,总体上猪肉价格引起的CPI涨幅增加不至于引发过度的担心,在经济整体趋向于减速和平稳增长的情况下,通胀苗头不大可能爆发。事实上近期最受关注的仍然是经济增长减速及人民币汇率贬值问题,物价问题几乎无人担忧。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逾1000个基点,较上日贬值近2%,创下历史最大降幅,离岸人民币大跌,引发国际广泛关注。但是,这次调整主要是为了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应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根据对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预判,提前进行一次性的贬值,以对冲国际游资借机套利的企图,同时提振中国目前比较疲弱不振的出口行业。人民币汇率贬值虽然增加了一些举借美元债的企业的债务负担,加大了局部的债务风险,但风险是可控的,这次贬值总体上对经济是有利的,无需过度解读和担忧。


  目前通胀并未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因为猪肉价格只是一种周期性因素,所以通胀率很可能在下半年回落。由于物价形势良好,同时中国正在面临着资本外流的压力,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估计仍会保持稳健与宽松状态,可能会有降息、降准以及释放短期流动性的措施,以应对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以及仍然存在的通缩风险。工业增速、投资增速、房地产市场等存在的问题值得警惕,股市依然处在需要“维稳”的状态之中,但经济形势并不至于令人过度悲观。随着上半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继续释放,下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和温和复苏的概率依然很大。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