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的持续恢复,生猪价格终究要进入到下行周期。不过业内表示猪价在经历今年和明年的高位盘旋之后,后面会出现小幅回调的态势,但不会太激烈。
目前规模化建设已经全面铺展开来,几乎六成以上的小散已经退市。不过规模化的养殖场建设需要时间,从引进母猪产仔猪到商品猪,还需要大约两年时间。因此短时间内母猪产能不具备激增的条件,养殖户还未具备这种能力。
无论是母猪数量还是价格来看都还偏低,可见出养殖户补栏情绪不高,在资金和行情的压力下行为日趋理性,上下行周期的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变缓,下行周期大跌概率不大。
现在经济疲软,消费低迷,生猪好像给了人们一种越来越不值钱的感觉。有人说猪肉太贵,限制需求,没人多花钱买猪肉,替代品增多而且还便宜。听起来真是矛盾,猪到底还值钱吗?
俗话说猪粮天下安,猪当然很金贵。因为猪缺肉贵,才有了替代品。然而该吃猪肉的还得吃,屠宰企业想要卖猪肉就还得收猪。今年宏观经济不行,行业行业都不好做,又岂止是养猪业一个?
猪肉销售不佳,屠宰企业不好过,因此其从未放弃过压价逼量,常常表现出收购不积极的状态。然而商场如战场,经商当然也是利字当头,各自有各自的立场。你若贱卖,他就想要便宜的价格,你若贵卖,他就用尽浑身解数压价。商场像战场,残酷着呢。
因此养殖户有条件的压栏的时候还得适度的压,只要不追涨杀跌,知道什么时候收手、什么时候出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