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猪价格大部分企业维持稳定态势,但南方地区猪场出栏价跌破8元/斤的数量和地区明显增多,北方地区由于相对处于低价,屠宰企业压价难度颇高。从屠宰白条出厂态势来看,北方企业维持稳定,而南方一些企业白条出厂价格下调0.2-0.3元/公斤,主流价格掉至20.5-21.5元/公斤,但仍比北方屠宰企业同级白条出厂价格要高,比东北企业要高1.5-2.5元/公斤,比华北企业要高1-2元/公斤,说明南方整体消费形势要好于北方。
其中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回升的态势,幅度在0.2元/公斤左右,而南方华东地区的江苏,上海,福建因受到河南地区低价拖累,猪价弱势明显,降价幅度在0.4元/公斤,其他地区大体稳定。其中黑龙江为全国最低价,均价为15.3元/公斤,海南为全国最高价,均价为17.6元/公斤。
近期玉米价格较前段时间来说有企稳回温迹象,加上生猪价格的弱势运行,猪粮比近期有所下跌,不过依旧保持在8.3左右的较高水平,养殖利润还算可观,今天北京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各地也将逐步转寒,望各位猪友做好入冬准备,按时出栏,保证收益。
初冬时节,北方猪病高发时期,生猪养殖风险加大,加快了出栏节奏,而因收购相对容易及屠宰厂对后市信心不足,收购动力不足,导致猪价仍处弱势。但根据各方面的数据显示,80KG公斤中大猪存栏增幅在1%以内,而需求增幅尽管缓慢,但在不断增加是事实。因需求旺季即将来临,屠宰厂冻肉备库的需求存在,后期屠宰厂收购量增加是基本是既定的事情。尽管增幅大小将受制于经济疲软,因此,后期猪价止跌回升的概率较大。南方因猪源相对较小,养殖户存惜售心理,且养殖成本相对北方略高,对低价抵触心理较强而目前需求几无起色,屠宰厂和养殖户博弈加剧,价格小幅震荡拉锯。目前生猪供给缺口没有弥补上来,在不出现大面积疫情的情况下,11月猪价将重拾上调态势。
天气转凉,已经是需求旺季的信号。但是前终端需求依旧疲软,利好甚微,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制约猪价上涨。屠宰企业的作为较为谨慎,观望情绪浓厚,涨跌调整频繁,其心理并不急于上调猪价,一旦养殖户出栏量加大,其还会继续压价。建议养殖户目前可以与其进行博弈,保证适度的出栏量。进入四季度开始,猪肉市场将迎来消费旺季,市场对生猪的需求也将出现季节性反弹,同样这也是支撑猪价出现涨势的强有力因素。目前来看,生猪市场整体企稳较为明显,猪价出现上涨态势,但是涨势难以持续,不过由于涨跌幅度均不大,整体行情依旧趋稳。屠宰行业内的资深人士表示:即便在需求支撑和节日刺激的情况下,后市肉价上涨也不会像上半年那样夸张。南方因有外调猪源的介入,生猪价格依然受到调入区价格波动的影响,且目前南方降温仍不明显,需求端仍未启动,短期猪价以稳为主,后期受到北方猪价反弹的影响,有望跟随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