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楚端教授谈猪业发展
“猪粮安天下”,长期以来,有人将CPI解释为ChinaPigIndex(中国猪肉指数),原本为消费者物价指数的CPI一下子就与猪肉挂上了钩,虽然是一种戏谑的称法,但也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猪肉价格在居民菜篮子商品价格中的“老大”地位。不过去年,猪价的这一重要特征好像并没有突显出来。
有数据显示,与年初相比,2015年生猪价格年内飙涨了40.60%,猪肉价格上涨了27.37%,而与去年二三月份猪价最低时相比,生猪价格涨了57.32%,猪肉价格涨了32.57%,但去年的CPI并没有与猪价同步上涨。
去年的生猪市场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今年的生猪养殖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针对上述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北京生猪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王楚端。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15年
对于刚刚过去的一年,王楚端评价,“2015年是我国生猪行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年份”。
首先,从历史方面说,全国生猪市场行情在2011年9月份达到历史高点后回落,其间起起落落,但一直维持较低水平,传统的生猪行情3年一个周期的说法,在2015年没有出现。“‘猪周期’失灵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其次,经过将近4年的低迷行情后,2015年6月份以后上涨行情逐渐清晰,并维持到目前。从统计资料来看,中间猪肉价格的起伏和生猪价格基本平行,这说明猪肉市场的供需关系主导了生猪行情变化,就是说过去4年低行情导致部分养殖场(户)经营亏损而退出,造成能繁母猪存栏及生猪出栏量下降,影响了市场供需关系,推高了生猪行情。“这些从最近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得出来,由供需来决定生产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再其次,2015年史上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法颁布,为规范养猪生产及猪肉流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也前所未有地重视养猪业的环保问题,并关停了一些环保不达标的猪场。
最后,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2015年生猪行业各大龙头企业更加切实地推进以“互联网+金融+公司+农户”为特点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大促进了我国生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