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猪价的一路飙升让很多外行人眼红,让原本的猪肉消费淡季不淡,养猪企业大赚特赚,养殖户也终于扭转了前三年养猪亏本的状态,一直从2012年挺过来的养殖户,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这些上市的猪企,每天的股价是蹭蹭蹭的涨,3月21日,金新农涨停,雏鹰涨7.86%,牧原涨6.67%;另外从这些企业公布的2016年业绩快报来看,销售商品猪的收入是可喜可贺,现在真是的有猪者得天下啊!
先看看老大温氏,1-2月份销售商品猪收入53亿,虽然没有披露利润是多少,但这个数字快要赶上2015年的利润62亿了,而且现在原料成本也在下降,利润是真真儿的啊!温氏的PSY水平22-24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17头,仅仅是仔猪摊分成本,温氏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0元/头左右。
农户养殖过程,温氏提供饲料、疫苗及全程的防疫支持,育肥阶段,死亡率偏低,肉料比普遍在2.6左右,较全国平均2.75-2.8水平低。死亡率及肉料比低,进一步促进了温氏股份降低生猪养殖成本能力。据小编了解,目前温氏的养猪成本大约5元/kg。位于第二梯队的雏鹰、正邦、牧原,1-2月份商品猪也实现了4-6亿的销售收入。
其实,从3月开始,猪价就一天一个样,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的统计结果表明,3月11日,全国商品猪的均价就已突破19元/kg,21日达到19.70元/kg。养殖户养一头猪,利润可达每头七八百元。
一方面是真的缺猪,生猪存栏量已经连续29个月下降,国家农业部最新公布的2016年2月份生猪存栏数据显示,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跌至3760万头,较上月减少23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8.5%;生猪存栏量3.67亿头,较上月减少672万头,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5.9%。其次,去年冬天开始的仔猪流行性腹泻导致成活率下降,缺仔猪,现在一头30kg仔猪的价格高达上千元。
另一方面,原料价格的下降,使得饲料成本降低。国内玉米库存高达2.5亿吨,即使2016年都不种玉米,也够全国一年的消费;此外玉米收储价格也是自2008年以来首降,使得玉米的行情一直趋弱;豆粕由于国内养殖的低迷价格也一直调整,目前均价在2500元/吨左右,据小编从一些饲料企业了解到,猪料成本大概从去年11月到现在下降了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