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每年春节过后一两个月是猪肉消费淡季,但今年不仅零售市场上的猪肉小幅反弹,生猪市场更是一路上涨。进入三月,猪价涨幅超过了10%,同比涨幅更是超过了60%,已经突破了2011年6月的历史最高点。数据显示,3月22号,瘦肉型生猪出栏价格达到了每公斤19.79元,突破2011年的历史最高点,同比上涨幅度超过6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猪粮比价黄色预警,9.13:1的比价远高出6:1的盈亏平衡点。数据显示,2016年第14周,全国瘦肉型猪粮比价平均水平涨至11.04:1。创出新的历史高点,较去年同期的5.2:1上涨112%,已经在8.5:1以上连续14周,在9:1以上连续12周。猪价保持在19元/公斤以上,而玉米价格持续下跌,是导致猪粮比价依旧坚挺的原因。市场机构卓创资讯数据显示,猪料比较为8.43:1,养一头猪平均利润达到近800元,市场上的小猪仔更是一猪难求。
猪价上涨属历史罕见
2016年4月5日,在CCTV1-朝闻天下和CCTV-13新闻直播间所播出的节目中,分析师冯永辉老师提到:“从周期性最低点涨到周期性最高点只用了一年时间,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可能这个价格还有上涨空间,这个记录还有可能进一步刷新。”冯永辉先生预测,综合天气转暖,猪仔成活率,养猪户补栏量提高等因素,猪价应该会涨到7、8月份。
500万养殖户退出市场,猪价疯涨情有可原
我国生猪市场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上半年经历了累计长达21个月的亏损,能繁母猪大面积淘汰,甚至在亏损过程中许多猪场资金链断掉被迫空栏。“2014年的4月份,卖一头猪就相当于亏损400块钱左右,官方的数据是退出了500万个生产单位,我们这个行业的生产单位还不到4000万个”,冯永辉先生在接受采访中提到。
2013年,我国母猪存栏量超过5000万头,而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已下降至3760万头,而后备母猪补栏量从2015年年底才有所增加,加上2015年底和2016年的几波寒潮和疫情的影响下,小猪仔的死亡率有所攀升,使本来产能减少的生猪市场雪上加霜。冯永辉先生提到:“寒潮导致的猪病非常直接,当时死掉了,马上就没猪了,产能很低,小猪成活率又很低,所以出现了现在的肥猪供应不上,猪价大幅上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