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谈到猪肉价格时表示,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农业部畜牧业司马有祥司长、种植业管理司潘文博副司长今天出席发布会,介绍玉米结构调整与生猪生产形势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有祥指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对猪价变化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价格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波动。大家经常讲猪周期,猪周期是正常的,是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对价格作出的不同反应。
马有祥说,回顾十多年来,生猪养殖经过了几个周期,大体上每一次波动都有它的相同点,也有它的不同点。相同点,直接原因都是因为供给的减少,就是生猪养殖量下降了,供不足需了。第二个相同点是,在价格高峰的时候或者最景气的时候,价格会冲得很高。大多数年份春节以后价格会有所下降,但是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7年,2011年,还有今年,都是价格最景气的年份,价格在春节以后没有出现下跌,出现了反常的现象。
几个周期不同的地方,引起价格变化或者产能调整的原因是不同的。上两个周期,主要是猪周期加上疫病的影响。一个是蓝耳病,一个是仔猪腹泻,本来猪周期在发挥作用,再加上疫病的影响,双碰头了,造成生猪产能的迅速调减。这一轮的特点跟原来不一样,虽然也有猪周期,但是赶上的是禁养,所以加大了产能下调的深度。
关于猪肉价格,马有祥称,去年3月份进入一个上升通道,9月到11月中旬期间有一个小幅下行,之后又恢复上行通道,一直到现在,尤其春节以后涨幅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