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5月第4周,猪肉价格每公斤31.20元,环比涨0.4%,同比涨37.8%,目前肉价仍然处在高位,但是近期猪肉市场已经出现价格分化。农业部更是发出预警,提醒养殖户应理性。猪肉价格突破“天花板”之后,市场销售如何?价格还能继续上涨吗?一起来关注央视《聚焦三农》和央视财经频道的报道!
市场肉价高位调整 波动频次增加
早上七点,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肉类交易大厅,猪肉商户告诉记者,5月27日,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每公斤26.1元,一周内小幅上涨0.54%,商户说,比较前期的连续上涨,最近肉价的走势并不平稳。
商户介绍说,目前猪肉价格波动的频次明显增加,价格走势呈现出锯齿状,主要是因为近期生猪价格坚挺,屠宰场收购毛猪的价格非常高,进入市场以后,高肉价又不能被市场完全接受,因此当屠宰场亏损比较厉害的时候,就会压缩上市量,以此来提高批发价,当亏损减少,屠宰场就又会增加上市量,价格又会出现下滑,市场的肉价就是在这种上市量高高低低的过程中表现出涨涨落落的走势。
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市场上肉价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瘦肉型白条猪和偏肥型的价差由每公斤1.5元扩大到2.5元以上,新发地市场上市白条猪的单重已经开始下降了。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告诉记者,大体型的猪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样就意味着后期的出栏的情况要好于前一段时间,供应相对来说会宽松一些,意味着肉价已经进入一个调整阶段、僵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