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监测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显示,猪肉价格从春节后一路上涨。然而,从上周起,开始出现了震荡下跌的态势。
端午节日过去,屠企备货结束,但是销售情况却并不乐观。夏季处于消费淡季,虽然居民不会不吃肉,但是采购及使用量确实会有明显减少的。
据部分屠宰场反映,当前养殖户整体的出栏情况为:大体重肥猪、土杂猪居多,而标重、体型较好的良种猪较少。屠企鲜销情况低迷,因此采购积极性大减,屠宰量也有所下调,因此,给压价提供了机会。
养殖户压力增大,提升出栏意愿
旧社会的劳苦大众身上背负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而今日的养猪人身上则背负着猪价下跌、养殖成本升高、生长难度增加三个重担。
1、猪价下跌压力
上周端午节前部分地区就已经开始出现小幅度的下跌苗头,端午节后,多地出现0.1-0.2元/公斤的降幅,在微信群中询问猪价是否还会继续下跌的猪友开始增多,这反映出这一波下调已经给养猪人带来压力,并开始影响部分养猪人的心理。
2、养殖成本压力
临储收购结束后,5月中上旬开始基层饲用玉米价格开启上涨模式。行情宝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华北黄淮等地优质新玉米价格比5月初上涨了200元/吨。豆粕价格更是涨势惊人,从4月上旬受美豆盘面带动,国内豆粕价格迅速上涨。短短两个月至端午节后,涨幅达10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