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行情回顾——

南北价差倒挂是否正常?
全国生猪价格今年在5月底达到创历史记录的最高点,从6月中旬之后开启下跌模式一路向下。8月份出现为期10天的反弹上涨,无奈涨势太弱,使猪价保持在18元/公斤以上一个半月之后再次开始下跌。中秋国庆均为对猪价带来拉升,10月15日才迎来猪价的上涨。
猪价上涨伊始,南北价差尚在2.5元/公斤。随着猪价的上涨,南北价差迅速缩小,东北地区领涨全国,成为继西南地区之外价格排名第二的地区。截至12月1日,东北与西南地区均价价差缩小至0.4元/公斤,而东北与曾经排名第二的华南地区的价差则为-0.25元/公斤!
北方地区是我国的生猪主要产区,而南方地区则相对的为主要消费区,因此,整体来说,南北价差出现长期倒挂的现象是不太正常的,也就是说这种现象是不能长期持续下去的。
南北价差与猪价变化一样,也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中,由于中国南北生猪养殖的分布特点,猪价南高北低是一个常态。一旦这个价差增大,北猪南运就会出现利润,从而刺激生猪的运输,使南方供应增加、北方需求增加,于是北方上涨南方下跌,从而使南北价差回归;而价差过小的时候,生猪运输利润下降或者没有利润,那么北猪南运就会停止,南方供应下降、北方需求下降,就会出现南涨北跌。
后市预测
12月将迎来消费旺季高峰期,随着南方气温的下降,消费情况将会好转。当下北方猪价高于南方地区,使北猪南运无利可图,从而减少北方生猪向南方的运输,使南方地区生猪供应相对减少,待南方地区需求提升,猪价将迎来上涨。
同时,市场对猪价上涨期望越来越大,6-10月份的连续五个月的猪价下跌态势,使得部分牛猪、大猪有所消耗,因此,未来随着冬至临近,受天气和消费双层影响,市场将呈现供应偏紧局势,猪价整体会有缓慢抬升。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2016年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791.5万头,相比9月增加4.72%,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4%。屠宰量的下降反映出市场生猪供应偏紧的局面,一方面是适重猪源减少,但不容忽视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养殖户的惜售。因此,提醒养殖户切勿扎堆出栏,一旦出现压栏生猪集中涌入市场的情形,将会消耗未来的消费利好,因此,建议养殖户逢高分批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