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相关
从城市的消费看,非洲猪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猪肉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让一切都是透明的。虽然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的,但是,随着扑杀数量上升,消费端的疑虑绝对不是几篇文章,几个文件就能打消的。事实上,国外的经验看,短期内,由于大量扑杀,猪价是上涨的,而随着时间延续,消费端的拒绝情绪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长期猪价是下跌的。
非常观点
前几天吵吵嚷嚷的新玉米价格,已经出现微跌。同样,豆粕涨价依然构不成长期的要素。试想,猪慢慢在减少数量,没有了猪,拿什么涨价?炒作就像肥皂泡一样,吹的越大,破碎时更是愈加猛烈。随着非洲猪瘟走向深水区,那些疫区没有来得及的饲料,将成为烫手的山芋。基于此,我认为经销商也不敢大量囤积。一旦被划为疫区,屯的越多,损失的越大。很多人说非洲猪瘟传播的途径到底是什么?目前是三条主要途径,饲料中的不合格的动物性原料(例如血浆蛋白),泔水,再有就是活体运输。显然,在目前的状况下,想要完全切断上述的三个途径,几乎不太可能。辽宁的疫情,只不过是率先发难。而人口密度更大,养殖密度更大的,一二线密集的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能不能防住,这才是政府智慧和能力的终极考试。
操作建议
对于诸如辽宁这样的重疫区,养猪人且不可以一次性过多进饲料。别为了一吨便宜100元,而大头损失殆尽。现在,靠谁都不太把握了。还是自己用点心。如果可能,猪够大就要卖掉。非疫区的,也不要太掉以轻心。一旦疫情来临,一周掉一元绝对不在话下。消好毒,关好门,能不参加的没用的会议,坚决不去。如果非要引种,去大公司,如果非要补栏与非,保证全进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