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6月21日国内商品期货在原油下跌的拖累下普遍下行,文华财经商品指数中,仅有豆粕和小麦小幅上涨。短期来看,豆粕在基本面支撑下仍有上行空间,但伴随着下半年大豆收获期的临近,价格波动幅度将难免增大。
豆粕近期表现强势,首先是由于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而种植效益低是最主要原因。据了解,哈尔滨地区一亩大豆收入约为600元,一亩玉米收入约为1300元,考虑到种植玉米的成本较大豆高出近200元/亩,种植玉米的收于也远大于大豆。因此,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明显下降,导致种植面积减少,从种植面积的变化来看,大豆种植面积向玉米、水稻转化是近几年黑龙江地区的特点。其次,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目前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全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达到5.5,进入亏损区间的饲养场不在少数。针对猪粮比平衡点的持续失衡,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增加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减弱了豆粕等饲料面临的回调压力。此外,三季度通常为国内饲料养殖的需求旺季,养殖利润逐渐回暖,预期国内大豆需求将持续增加,2011/12年度有望进口5700万吨大豆,而上年进口量为5310万吨,这为豆粕近期期价提供支撑。
国际市场上,因美洲主要产豆国在2011/12年度出现大幅减产,全球大豆供应呈现短缺局面,辅以资金的大举介入,豆类价格被推升到了较高水平。从6月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来看,对豆类形成明显利多。美国2011/12年度大豆出口量上调2000万蒲式耳,至13.35亿蒲式耳,主要是由于中国需求的推动;2011/12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1.75亿蒲式耳,较上月减少3500万蒲式耳,这验证了南美大豆大幅减产导致美豆出口需求的增加。此外,美国2012/13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量为1.4亿蒲式耳,更是较上月预测减少500万蒲式耳。从世界主要油脂机构的预测来看,虽然大豆种植利润低于玉米,但美洲的总体产量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并没有形成严重短缺。此外,截至6月12日的CFTC持仓报告显示,CBOT豆粕期货非商业多头持仓达93142手,相比上周增加6713手,这是继4月24日以来多头头寸的首次增加,另外非商业净多头头寸亦增加7362手,表明投机资金对未来需求的提升仍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