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本周,国内主要食用植物油品种价格整体继续走强,其中豆油、棕搁油价格不同程度上涨,菜油价格稳中略升。截至周四,环渤海地区四级豆油出厂价格9650-975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四级豆油出厂价格9800-9900元/吨,均较上周末上涨100-15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四级豆油出厂价格9700-980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200元/吨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格11100-11300元/吨,局部较上周末上涨100元/吨。国内主要港口24度棕搁油分销价格7700-8100元/吨,较上周末最多上涨100元/吨。与6月初相比,豆油价格累计上涨600-1000元/吨,菜油价格上涨500-600元/吨,但棕搁油价格基本持平。
本周,沿海地区豆粕出厂价格继续上涨。截至周四,环渤海地区晋通蛋白豆柏出厂价格为4480-450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60-10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晋通蛋白豆柏出厂价格为4620-464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40-8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出厂价格为4560-462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100元/吨左右。6月份以来,沿海地区豆粕价格整体回升,涨幅普遍达1200元/吨左右。目前黑龙江地区晋通蛋白豆柏出厂价格4000-4100元/吨,本周晋遍上涨80元/吨左右,6月份以来累计上涨800元/吨左右。近期沿海地区豆柏价格连续刷新近4年以来新高,进一步逼近2008年7月初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作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形势已基本明朗;从美国农业部产量数据看,8月份预计的单产已下调至36.1蒲式耳/英亩(合2428公斤/公顷),较7月份预计下调幅度超过10% ,同比降幅13% ,这一数据甚至低于7月份市场预期的最低水平,在8月份天气状况总体改善、单产受天气影响程度下降的情况下,后期单产继续大幅下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由于因旱减产的预期此前已在价格上得到较为充分的反映,后期这一利好即便仍然存在(表现在减产幅度上),其影响也将很有限。实际上,从今年南美和美国旱情推动的先后2波大豆行情的比较可大致看出,本轮天气行情应已基本结束。目前市场的关注点正逐渐转向需求尤其是美国大豆出口等可能的利多因素,就此而言,中国需求是其中关键。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需求与大豆进口效益密切相关,在上半年进口成本大幅提升时,由于未能及时向下游传导,进口加工效益出现亏损,导致进口商放缓了采购进度。近期由于油粕价格尤其是豆柏价格持续上涨,进口加工效益好转,促进了进口采购进度重新有所加快,但这种成本传导的持续性依然存疑。一方面是国内油脂库存高企,且有国家宏观调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养殖效益不佳,国内生猪存栏有止升转降的风险,在豆粕现货价格已逼近历史高位的情况下,其对粕价的影响可能由正面转为负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豆进口需求无疑将重新受到抑制。综合判断,当前阶段,需求因素对美豆的影响只是短期性、阶段性的,基本面因素难以单猫佳动美豆期价在历史高位附近继续上涨,市场需要等待宏观面的更多指引。目前判断,宏观面的短期进展可能会让市场失望,或者说达不到市场此前的预期。就说美联储QE3,在欧央行行长缺席本周五晚开幕的全球央行年会、欧美中央银行相互缺少沟通配合的情况下,美联储很难独自推出QE3。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