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国家有必要完善大豆产业的支持保护政策和理顺价格机制

来源: 未知   2013-01-12 11:15:13   查看:  次

中国养猪网讯:

  中国产大豆生产和加工业不断萎缩,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的传导和冲击非常明显,粮食安全存在隐患。这也再次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多部委也在着手研究大豆新政策。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进口量相比2004年增长189%。2011年,国内大豆产量仅为1449万吨,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80%。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徐雪高认为,由于比较效益低,东北大豆种植面积近几年每年以20%的幅度递减,从2009年的6000万亩减少到4000万亩,农户大量改种玉米和水稻。现在国内大豆单产约为每亩230斤,进口5800万吨大豆相当于“进口”了约4亿亩耕地。
 

  “尽管大豆进口有助于缓解国内大豆供需矛盾,平稳市场价格,但仍需将大豆的自给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李国祥认为,国内大豆产量和国家收储量应达到2000万至3000万吨,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对大豆的话语权。如果国际市场出现炒作和价格的大幅波动,中国可以通过调节进口节奏和力度的方式来应对。
 

  徐雪高说,除了生产环节,大豆政策还要从收购、加工和流通等整个产业链角度予以考虑。据介绍,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从原料收购、储存到管理、加工,每吨成本相比沿海的进口大豆加工企业高出70至80元。此外,大豆进口可以采取信用证贷款的方式,延迟3至6个月付款,而国产大豆采购是现金交易,企业的资金成本更高。
 

  当前,业界及粮食专家对于调整大豆价格支持政策的期望较高,其中差价补贴被认为是替代临时收储的更优政策工具。
 

  李国祥认为,大豆临时收储存在很大弊端,如果企业购买顺价销售的临储大豆,成本将明显高于采购进口大豆,导致国产大豆加工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国家有必要加强和完善对大豆的支持保护政策,理顺价格机制。
 

  徐雪高认为,通过差价补贴的方式,市场上会形成三个价格,包括最低收购价格、市场价格和目标价格,这样的价格体系能够保障农民再生产和收入增加,同时又可以发挥市场定价机制,不会像临时收储价格那样对市场产生过多影响。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