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国内玉米供应依旧偏紧总量不存在供应过剩情况蓄势待发

来源: 未知   2013-03-29 10:55:02   查看:  次

中国养猪网讯:

  一、近期行情简述

  年后玉米市场一直偏弱,究其原因为下游需求不振,农户存粮偏多,加之玉米品质较差、水分偏高,伴随着天气转暖从而引发的集中抛售,且玉米等级价差趋于分化,对于现状,个人倾向于底部盘整,但在5-8月份会有一波涨势,主要原因如下:

  1.国储进入市场吸收粮源,截至3月15日,临储玉米已收购870万吨,加上轮换收购,总量预估约1500万吨,在4月30日临储截止日前,总量突破2000万吨应不成问题。  2.小麦玉米价差修复,替代恢复至正常10%水平,此一项比去年增加玉米需求约2000万吨。

  3. 国内玉米丰产数据过于乐观,统计局公布增产1500万吨,其中东北三省一区增产900万吨,种植面积增加是不争事实,但水分高于去年3-4个,容重低于去年约20-30g/l亦无争议,东北增产数据过于乐观,华北增产并无分歧。

  4.下游市场低迷,需求减少有限,根据深加工开工率计算,减少需求约600万吨;生猪存栏比同期仍高0.1%,即时按上一猪周期的减幅计算(约3%),需求减少仅50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即使考虑去年贸易商结转库存1000万吨,国内玉米供应依旧偏紧,总量不存在供应过剩的问题。

  二、国内玉米下游产业分析:

  养殖业包括畜牧、禽类、水产类养殖,而被称为饲料之王的玉米,在养殖业上的应用几乎全部集中在畜牧养殖中的生猪行业,我国每年有上亿吨玉米用于加工饲料,占到国内玉米需求的近65%,认真研究国内生猪市场,对判断玉米行情重要性不言而喻。

  1.生猪养殖规模及特征

  按猪周期推算13年生猪养殖应是相对低迷的一年。但养殖市场亦呈现新的特征,首先是养殖出现大型化特征,多个国有大型企业有意进军养猪行业,如中粮、山西焦煤、武钢等企业,同时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如唐人神、新希望等亦有涉及,传统的农户养殖逐步淡出市场。另一个方面的变化是政策上的扶持,如规模化养猪在土地、基建、税收、防疫等方面补助,以及能繁母猪补贴等,上市措施均有利于减少国内养殖市场的大幅波动。个人判断,13年养殖规模超过11年的可能性不大,但维持12年水平可能性极大,且创记录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必将后劲十足。

  2.养殖效益变化

  猪粮比指猪肉和玉米的价格比值,国内习惯于将6:1作为盈亏平衡点,其走势符合猪周期特性,为防止猪肉和饲料价格波动,12年5月国家6部委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中称,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6∶1—5.5∶1之间(蓝色区域)时,适时增加一定数量的中央冻猪肉储备,地方政府也要适时增加一定数量的地方冻猪肉储备,以稳定生猪价格和生猪生产。上述政策对稳定生猪养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根本上保护养殖户切身利益,防止造成养殖规模断崖式下跌的出现,针对近期接连下降的猪价,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将适时启动调控预案。

  三、国内玉米供需解读:供需矛盾稍缓和,基本平衡格局不改

  国家统计局12年12月发布,2012年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产量合计为44610万吨,比2011年增长2.7%,其中玉米产量2.08亿吨,增产1534万吨;稻谷增产328万吨;小麦31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国内主流网站预估为1.85-1.95亿吨不等。

  数量的绝对值现分歧,我们重点分析相对量。去年国内玉米剩余个人估算在港口、贸易商、国储库手里大约1000-1500万吨,今年增产不超过500万吨,多出2000万吨玉米。而去年小麦替代比正常多约2000万吨,小麦玉米价差恢复正常,替代数量必将恢复,进口玉米数量虽可能增加,单远远低于临储玉米的收购数量,国内玉米供需难言过剩,平衡格局不改。

  四、政策层面解析

  1、政策底部预测(以吉林省为例):

  费用和利润包括,收购环节成本10元,保管环节成本10元,烘干费用40元(按3-4月平均),国储扣留20元,利润30元。

  2、政策顶部预测

  国内玉米政策大致可概括为,“价低托、价高压”,即每年11月公布托市收购价格以保护农民受益,在玉米价格过度上涨时,国家采取抛储的方式压制上涨势头,08/09年则因临储库存庞大,国家给深加工实施了定向划拨,用以预防因仓储设施较差带来的坏粮风险,其他年份当现货市场价高出托市价约300元左右时,国家开始有计划的拍卖玉米打压价格,据此推算,13年现货价格在2450元(长春)以内运行,国家应不会出面干预,而价格一旦形成继续向上趋势,引起国家抛储的可能性极大。

  编者按语:国内玉米供应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过剩,后市玉米供需矛盾将逐步开始显现,伴随后期宏观经济以及货币供应量(M2)的稳定增长,不出意外期、现货玉米价格上涨是确定的,尤其是稀缺二等以上优质玉米更将水涨船高,估计现货市场应有200元的上涨空间。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