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各环节玉米购销趋于停滞,在销区需求仍旧偏弱的情况下,华北大部分地区基层收购价及外运销售价有所下调,而安徽玉米却以低水分、高质量在需求弱势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逆势上涨。
据中国玉米网调研,截至3月25日,河南省基层粮源售粮进度为78%,其中周口、驻马店等豫南地区售粮进度高达82%。在不到三成的余粮中,优质玉米占比持续下降,市场供应力疲乏,价格弱势延续。
河北省内玉米供应压力显现,贸易及需求环节承接力薄弱,省内企业收购价格承压回落。同时,弱势情绪传导至山东企业,到厂粮源增加给企业收购带来一定压力,厂门收购价格震荡下行。
山西北部玉米余粮尚显充足,南下通道受阻,本地企业消耗能力有限,在山东深加工企业承接力薄弱的情况下,短期价格上行空间有限。目前粮源流向内蒙古、宁夏、四川、安徽等省区,省内站台报价高达2260~2280元/吨。
综合来看,在华北地区,安徽玉米挺价势头相对明显:首先,省内余粮品质较好,水分整体控制在17%以下,且以14%~15%居多,平均容重二等以上;其次,持粮主体挺价意愿浓厚,除对后市行情看好外,春耕、务农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农户售粮积极性;最后,省内短途运输相对便利,南下销售渠道通畅,运输环节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