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猪给药方法有内服给药、注射给药。
1、内服给药:药物用灌角或胃管经口灌服后,主要在小肠吸收,因而可治疗全身感染。内服给药也适用于在胃肠道难以吸收从而发挥局部作用的药物,如肠道抗菌药、驱虫药、泻药等。
2、注射给药:将药物注射到肌内、皮下、静脉、腹腔内防治猪病的方法,临床上最为常用。
肌内注射部位多在神经末梢少、血管丰富的臀部或颈部进行。吸收速度较静脉注射慢,但比皮下注射快,疼痛较轻。注射水溶液可在局部迅速散开,吸收较快;注射混悬液或油溶液等长效制剂,多形成贮库后再逐渐散开,吸收较慢,维持作用的时间较长
皮下射的药物是经皮下毛细血管或淋巴管缓缓吸收,其发挥药效的时间比肌内注射慢,但药效较持久。
静脉注射的优点是作用迅速(在数分钟内或立即产生药效),
剂量准确,疗效可靠,主要用于急性疾病的治疗。但油剂、混悬液不可静脉注射。注射液必须澄清、无异物或热源,注射时勿使气泡进入静脉,较大剂量的液体药物和钙制剂宜采用静脉滴注,速度不可过快。多种注射液混合静脉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腹腔注射多用于不能内服或静脉注射。但又必须补充大量营养性液体的病猪,腹腔感染时亦可注射化学治疗药物,但腹腔不能注射刺激性药物。